20日下午,四川省审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关于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自去年7月以来,全省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开展审计项目9100个,审计后促进增收节支69.96亿元,挽回损失93.11亿元;审减政府建设项目投资113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313件,已有126人受到刑事和党纪政纪处理。
“审计表明,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认真执行省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发展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任务。”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说。
《报告》传递出了审计的哪些新变化新信息?“过去这一年的审计工作,始终坚持在‘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布局之下,更加注重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立足国家治理、服务国家治理、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层面转变,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向监督与保障并重的方向深化,这是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传递的一个基本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变”,在于审计职能定位、履职要求之变,同时,今年的“新”,在于审计目标任务、履职方式之新。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更加注重贴近民生,不断拓展救灾扶贫等资金项目审计范围和深度。”相关负责人表示,关注民生、维护民利是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始终坚持的重要职责,是各个阶段的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推进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实事落实的目标,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着重反映了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揭示了个别地方存在的骗取、挪用扶贫资金的违规违纪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对养老服务业的审计调查情况,与传统的资金、项目审计不同。
此外,阶段审计结果表明,灾后重建资金和项目管理总体情况是好的,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