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个富有创意的大脑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就可以在绵阳实现你的创业梦!”在绵阳期间,记者听到不少人表达这样的意思。
不得不承认:绵阳科技城的政策得天独厚!
去年12月3日,国务院决定在绵阳科技城推广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照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允许在5年内分期缴纳。
这意味着绵阳科技城得到了“比照中关村政策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
而此前,四川省和绵阳市已经做了政策“铺垫”。2013年,四川省为绵阳科技城“量身定制”了10条支持政策措施,下放了部分省级行政审批权,绵阳市也出台了20余项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中央、省、市三级政策的完美对接,构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形成了具有绵阳特色的“十有”政策,涵盖了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创业创新有扶持、外来创业有住房、初创企业有场地、注册登记有便利、创业贷款有担保、风险投资有补偿、税收贡献有奖励、专利转化有资助、技术创新有专项、优秀人才有重奖。
自称为“技术男”的小伙子李涛,创业之初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以外,对创业的其他环节并不熟悉。在绵阳,他的企业成为“1716创业工场”的第一家进驻企业。“1716”专门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并提供法律、财务、融资等服务,补上了他的“短板”,“技术男”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李涛的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他感叹,仅靠一个创意就实现零成本创业,是这个时代让自己“逆袭”。
“1716创业工场”是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的一个创意空间。如今,绵阳已建成科技城创新中心一期、创新中心二期、工业技术研究院、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等60万平方米的孵化平台,入驻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近1000家,今年孵化器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大学生胡浩的“送餐无人机”能够研制成功,则得益于西南科技大学的创新沃土。
西南科技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该校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2014年,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成果丰硕,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26项,省级奖励238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铜奖2项。
这样的科技孵化器,几乎遍布了绵阳的各个园区。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燕景堂科技孵化器采用“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经营模式,针对入孵小微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项目与金融产品对接,利用民间资本和政府资金助力入孵企业的初期发展。去年8月成立至今,入驻企业已经累计创造税收60万元,并拥有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5家投融资服务机构、5个高校校外学生实训基地、30家入驻企业、130余家意向入驻企业、30余项已获得专利和49项正在拟申报的专利。
“十有”政策涵盖了各个生产要素,一个西部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正在形成。去年,海内外有近1.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绵阳创业就业,其中硕士985名,博士30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