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成都:“青工文化驿站”成农民工精神港湾
2015
04/18
16:26

肖丽萍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今年21岁的她已在成都富士康工作了3年。因厂区离市区较远,结束日常工作后,肖丽萍并不知如何打发时间。如今她有了新去处。“青工文化驿站就在宿舍对门,非常方便。”肖丽萍说,她最喜欢青工驿站中“心灵驿站”板块,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她总会到这里向辅导人员寻求帮助。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如一些工业园区处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白区,农村文化设施鞭长莫及,城市文化设施又趋于饱和,很多“80后”“90后”青年工人的文化需求和权益得不到保障。从2012年起,四川省成都市全面启动了以青年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工文化驿站”建设,逐步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路径,为青年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精神港湾。

颇具现代风格的两层小楼、无线wifi网络全覆盖、休闲舒适的沙发、整齐摆放的多部iPad……成都高新区青工文化驿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现代而时尚。

据成都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文化处副处长宗翔介绍,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高新区青工文化驿站,是专门为青年工人“量身定制”的。除了配备一流的硬件设施外,成长帮扶计划、社团沙龙、电子竞技比赛……各项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都得到了青年工人的青睐。“不仅如此,青工文化驿站还采取了错时开放服务原则。”宗翔说,为了配合青年工人的工作时间,青工文化驿站每天开放到晚上10点,节假日和周末均是全天开放。

“公共文化建设要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成都市文化局局长王进说。为此,在青工文化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模式上,成都市独创性地采取了“全市统筹指导、企业筹划实施、职工参与管理、属地政府负责”的思路。青工文化驿站的场地建设、功能布置、活动开展等工作均引入企业直接负责。而青工文化驿站所属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则主要负责指导、支持和协助管理等工作。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积极探索依托社会组织管理青工文化驿站的运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建设。拥有全市首家青工文化驿站的成都新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其占地3000平方米的青工文化驿站总投资达到200万元,造价不菲,但公司总经理李晨却觉得很划算:“一次投入,既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也实现了产品质量零投诉,而且员工流失率也大大降低了。”

截至目前,成都建成并开放的青工文化驿站已有5家,近20万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到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2014年,成都将青工文化驿站列入了市政府本年度“为民办实事”目标工程,并准备将青工文化驿站在全市各地区逐步推广,保障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