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潆华工业园区一角
位于西部丘陵地区的四川省南充市近年来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战略,以“统筹城乡、梯次推进”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截止去年底,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100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以山水田园的独特品质成为川东北首座特大城市。
今年建市满20周年的南充市按照“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着力实施以顺庆北部新城、高坪江东新区、嘉陵凤栖新城为重点的新城建设,实现拥江主城、北部新城、南部产业新城“三城同构、多级带动”,构建起现代城市组团。
该市坚持产业兴城的战略思路,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近5年来,南充招引、落地项目近2000个。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晟大新材料项目)和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升钟水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燕京啤酒、日上金属、金泰纺织、富安娜床上用品、康美药业等知名企业落户南充,全市工业园区面积已达77平方公里。2012年,南充GDP达到1200多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五、川东北第一,这为南充建成特大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该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进业主参与城市改造和功能提升。先后实施了政府新区建设、南门坝旧城改造、下中坝土地整治和综合开发,嘉陵江三桥、四桥建设,人民南、北、中路下穿隧道,金融大道等城市干道建设,实施了西华体育公园、气象公园、丝绸主题文化公园、东湖公园及北湖公园的建设和提升,仅去年,就完成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7亿元。万科、佳兆业、上海绿地、蓝光、美宇等国内知名地产公司纷纷入驻南充,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仁和春天、优玛特等零售业巨头也纷纷到南充抢占商机。
该市坚持生态打底、生态优先,注重城市“显山露水”。把生态文明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打造嘉陵江“百里亲水长廊”。大力推进城市慢行绿道和立体绿化建设,增加城区“邮票”绿地,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加快推进主城排污口整治、生态堤防建设,打造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南充”。“山水田园城市”,已经成为南充的一个亮丽的城市名片。
该市还坚持把人文景观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深度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市科技馆、规划展览馆、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中心载体、文庙、顺庆府衙、和安汉故城建设,集中展示南充独特的人文气质和文化符号。
该市在推进新城拓展、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尊重民意,在项目编制、城市规划上,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该市在城市建设中始终把农民和市民的还房建设放在首位,把最好的口岸用于农民和市民的还房,这样不仅拓展了新城,而且改善了老百姓人居环境。顺庆区南门坝80万平方米旧城棚户区改造中,涉及2900余户、11000余名居民,无一人上访,实现了万人大拆迁“零上访”的记录。
目前,南充已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达10余条,今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该市在全国地级城市率先建成绕城高速公路,现在又在规划设计第二条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轻轨。高坪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南充旅游客运码头和南充港都京作业多用途码头即将完成,停航多年的嘉陵江今年将要通航,南充作为川东北次级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显现。
按照规划,南充市将在2015年,人口达到120万,建成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继续在川东北城市群中领跑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性次级突破,为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供鲜活的实证。(李永平摄影报道)
嘉陵江畔的美丽新城
辉煌南门坝
顺庆区南门坝片区
顺庆区旧城改造后的南门坝
山水相依的美丽南充
南充市中心城区
南充市滨江新貌
南充嘉陵江四桥
美丽西河绕城而过
旧城改造后的南门坝蓝光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