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保持了超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速,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这背后,是成都践行“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战略的努力,近年来,成都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特色与优势逐渐凸显,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产业升级在不断增强成都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
成都GDP连年增长
2012年 13% 8138.9亿元
2013年 10.2% 9108.9亿元
2014年(1-9月) 8.7% 7320.6亿元
领先发展 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2012年4月,成都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科学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落实“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全市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经济保持领先增长和宜人成都建设被同时提出——依靠创新驱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和产业高端集聚发展,宜居宜业宜商的成都从产业方向率先发力。
这一点,成都企业——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蛟龙工业港内的百威食品有限公司感触深刻。2012年,公司在成都市经信委指导帮助下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在2012年底,锅炉未停火便开始实现新旧产品换代。据公司常务副总陈皓介绍,公司主要生产不用燃煤的膨化食品,随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调查,最终决定生产百威快餐系列,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350吨……今年7月,公司正式完成改造工作,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产业化生产餐饮便当的食品公司。
技术创新路线 明确产业发展路线
去年1月10日,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全面安排,保持成都经济“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良好局面。
成都产业发展与完善和落实科技专项规划互为促进。会议后,成都抓紧制定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技术路线图”,找准产业升级的科技主攻方向和参与世界分工的技术比较优势,通过明确技术创新路线来明确产业发展路线。由此,“成都制造”升级为“成都智造”。
随后,出台《成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推进方案(2013—2015年)》,以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建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成都市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到2015年,力争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科技产业园区3—5个,形成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5—10个,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60个,初步形成成都市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格局。
“四化一驱动” 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2014年2月,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大力构建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实现更具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产业要升级,创新是关键。成都将“四化一驱动”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即着眼市场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着眼法治化,加快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着眼现代化,加快构建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着眼国际化,加快构建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全域开放体系。
在创新驱动上,成都全力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发挥成都高新区、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等创新区域的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金创新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创造的人才机制。通过推进企业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升级牵引工程、区域创新示范工程、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等,加快科技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今年8月15日,成都成立页岩气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信息安全产业、航空与燃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小组——成都市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正式发力。
成都荣誉
2012年
中国最美幸福城市大奖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国际友城战略发展奖”
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2013年
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
中美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奖
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十佳城市
美企在华投资首选城市
2014年
“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奖”
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榜首
“最宜居城市”
2013澳大利亚友城新联盟奖
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
最适宜退休城市
领军智慧城市
他们说
“对于燃煤产能的废除,并不是简单地让企业停火,而是让企业拆除生产线,并帮助企业寻找新的替代产能、产品,这样既淘汰了企业落后产能,又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利益,实现了双赢。”
——成都百威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皓
“成都‘创新驱动’思路包括了观念、文化、科技、金融、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有顶层设计,有具体的试验区,更确立了企业这个创新主体。”
——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记者 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