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德企希望新增投资区域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7月6日,中国(四川)-德国新型城镇化合作论坛结束后,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大西南地区执行董事冉礼文说,中国德国商会今年针对417家在华德企的商业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区域将在未来持续获得德企关注。
德企在川发展态势良好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和新筑股份副总裁陆云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
不久前四川代表团访欧期间,成都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成功“联姻”,双方将在有轨电车领域深度合作。如今,双方正探讨共同掘金四川及西南轨道交通市场的可能性。“我们本土化反应快,在设备、场所、人员等上有积累,西门子有雄厚的技术,可以优势互补。”陆云说。
扎根四川,德企收获颇多。以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博世集团为例,随着去年8月博世成都底盘控制系统基地投产,该基地产值已超过5000万元;西门子在成都的海外首家数字化工厂二期工程正进行可行性研究……截至去年底,已有83家德国投资企业来川投资,实际使用德资达10.3亿美元。“不仅是大企业,我们还会将构成德国经济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带到四川来考察投资,有些甚至是行业的隐形冠军。届时,四川和德国经贸联系将更紧密。”冉礼文说。
已有企业看到其中的商机。德国邮政股份公司董事长弗兰克·安澎表示,其全资控股的DHL在川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在川投资规模,“我们的客户纷纷来到四川,我们将追随他们的脚步”。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中国区战略与发展董事浦凯表示,汉莎航空在北京、上海、青岛、南京等地有直飞德国的航线,“目前我们正积极探讨从成都直航德国的可能性。”
城镇化合作空间巨大
冉礼文认为,川德合作的领域不仅仅限于制造业等德国优势产业。成都的服务业以及四川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都为川德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国,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垃圾围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注意到废弃物填埋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在中国占的比例很高。”欧绿宝集团董事长史伟浩说,“我们用的是第三代垃圾发电项目,我们在柏林市中心处理垃圾的基地旁边就是一家食品厂。”史伟浩表示,目前欧绿宝在广州已有项目入驻,这次来川主要是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
HPP国际建筑规划设计集团执行合伙人福斯特认为,德国城镇化最大的经验在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避免过度发展某一支配性中心城市,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德国共有2065座城市,30%的人口生活在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其余则多数分布在2000-10000人的小型城镇里。“这点和成都的卫星城建设以及四川几大区域城市群的打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针对出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鼓励大量使用自行车减少交通拥堵;打造混合型建筑重塑新的邻里关系;充分利用河流地理和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城市,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现。”福斯特说,四川可以借鉴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城镇化。“我们期待下一步和四川成立一个专家团队,在城镇化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