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10年来 四川城镇化率首次反超工业化率
2014
07/04
10:57

10年来,四川城镇化率首次反超工业化率——历史性变化引领“两化”互动迈入全新阶段

2013年,四川城镇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4.9%,近10年来首次超越工业化率,终结了城镇化率长期落后于工业化率的历史;这一年,泸州、绵阳、南充三个城市人口突破百万大关,终结了1997年以来,四川除成都外百万人口城市为零的历史。

终点也是起点。两个终结,不仅引领城镇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同时成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全新注脚。

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 刘川

一段历程刻骨铭心

从大幅落后到奋起反超,精准的战略取向和务实的工作推进决定了历史性的变迁

站在位于山腰上的泸州百子图广场眺望沱江之滨,林立的塔吊彰显着这座川南重镇的发展热度,川内最大摩天轮“泸州眼”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展现出这座江城的活力。

在2013年,泸州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0.2万人,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双百”梦想,其中,城镇化率达到43.29%,比上年大幅提高1.56个百分点。

而10多年前,泸州当地流行“10元跑通城”的打车方式,只要花10元钱,就可以把泸州城逛一圈。城市之小,可见一斑。

泸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巨变,折射了整个四川的变迁。地处西部内陆,四川的城镇化率曾经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大幅落后于工业化率。差距最大的2011年,四川城镇化率落后工业化率3.3个百分点。

2012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将“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一年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成为全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

困境中的泸州率先发力,在规划建设以酒业集中发展区为代表的9大产业园区的同时,同步规划了“一核两副八组团”的新型城镇体系,由此,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实现互动发展。

南充一方面紧紧抓住“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目标不放松,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动摇。在城镇规划布局上,形成拥江主城、产业新城、北部新城和9个功能片区的“三城九片”城市结构形态。

从泸州到南充,从川南到川北,从安宁河谷到成都平原,在“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全省城镇与工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正在被改变,两率间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2012年,缩小为1.8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首次超越工业化率,从落后1.8个百分点到领先0.8个百分点,是过去10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

一种路径贯穿始终

始终扩增量与改存量并举,大中小城镇兼顾,数量与质量并重

夏天到了,天府新区内,“三纵一横”主骨架路网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年底就将成型。自从2012年底动工以来,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

放眼四川,不只是天府新区,广元三江新区、泸州江南新区、资阳城东新区……新区星罗棋布,不断拓展着城镇化的新空间。仅以天府新区为例,其规划承载人口就超过500万。

瞄准新,不忘旧。在大力拓展城市新区的同时,一年多来,我省在旧城区改造方面,动作频频。

攀枝花,在这个昔日的“三线建设”资源型城市里,每6户当中有一户居住在棚户区,很多人的居住条件将在今年被改变。今年,全省将加快推进“百万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2013年,全省已启动25万户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其中超过12万户安置住房开工。

拓展新空间,创造新面貌,新区拓展与旧城改造一起,共同推动着四川城镇化前进的步伐。仅仅在去年,全省就有超过3万套公租房兑现给农民工,让他们在城市有了栖身之所。

就在南充等3市第一次挤进特大城市序列时,去年,远在攀西的红格镇,也经历了自身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拥有了省住建厅为其“量身打造”的《红格镇总体规划》。

2013年,四川启动“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全域规划,通过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今年我省已启动第二批“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充分发挥小城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节点作用,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就近就地转移。

重视大,不忘小。在过去一年里,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引,四川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城镇化推进策略,四大城市群竞相隆起、成百上千个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区域发展新版图雏形初现。

注重量,不忘质。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2013年,我省10万农民工享受到了住房保障,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今年竣工公共租赁住房的30%定向提供给农民工,同时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逐步纳入本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存量提升与增量拓展并重,大中小城镇并举,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结合,一年来,四川在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路径清晰。

一种动力澎湃激荡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带动“两化”互动从“低位平衡”到“高位协同”

7月2日,喜庆氛围中,省政府与东风汽车在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神龙汽车第四工厂正式落户成都。仅仅一周前,宝马集团授权生产的宝马N20发动机在绵阳正式投产。

两大产业巨头一前一后的行动,汇聚起汽车工业在四川的强劲节奏。过去几年,包括一汽大众、中国重汽和韩国现代在内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入驻四川,四川汽车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相关部门预计,今年,全省汽车制造产业有望迈上2000亿元产值的新台阶。

今年前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9.5%的增长,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这与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水力发电等重点行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密不可分。

放开视野,最近两年,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背后同样离不开优势产业的强劲推动。201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在广汉市高新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如今汇聚了近300家油气装备制造企业,产业集群全国第一。正是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近年来广汉市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省统计局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省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支撑密不可分。

遥望前路,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当前,相比东部沿海甚至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无论是城镇化率还是工业化率都偏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新型工业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推动全省城镇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应该避免“重城轻工”,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始终坚持“两化”互动的理念,在当前低位平衡的基础上,向高位协同迈进。

前几天刚刚公布的《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成都城市群将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依托,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聚集区,以工业化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