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26个试点县财政决算审计结果成为重要决策依据
2013
03/04
14:51

去年,四川省审计厅从市、州审计局抽调204人组成26个审计组,统一组织开展了全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26个扩权试点县(市)本级2010年和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的审计。

2013年春节刚过,新年上班的第二天,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钟勉在省审计厅呈报的审计报告上批示,要求省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厅深入研究扩权试点县财政收入结构、质量和自我保障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把扩权试点县放在“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背景中,研究扩权强县的深化提升问题。

据悉,四川省先后在2007年7月和2009年3月,分两批次对全省59个县(其中,第一批27个、第二批32个)进行了扩权强县的改革试点。总体认为,扩权强县改革为各试点县带来了更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受到扩权试点县的普遍欢迎。

据省审计厅财政审计二处审计人员介绍,扩权强县改革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这一机制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巩固优势、克服困难,需要摸底,需要给出答案。为了摸清家底,总体把握扩权试点县(市)政府性收支规模、结构和运行情况,客观反映扩权强县财政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成效。短短几年时间,四川省审计厅在灾后重建跟踪审计高度紧张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组织多次审计。本次对26个扩权试点县(市)年度财政决算进行审计,规模最大,为此,省厅特地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班,首次搭建了依托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料收集和指挥的省厅工作平台,集中采集了财政税务电子数据,更高、更深、更大层面、更完整地采用了信息技术。

审计发现部分县(市)财政决算收支不够真实、教育等三项支出未达到法定增长要求、违规出台优惠政策返还财税收入、预算编制不够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进不够理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省审计厅结合26个县实际情况均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并就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出了审计建议。同时,按魏宏省长批示要求,对26个扩权县中9个问题比较突出的扩权县政府进行“面对面”审计集体约谈。约谈中,对整改工作提出意见: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财政风险,严格预算约束;二是严格执行财经政策,确保财政收支真实可靠;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四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被审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的责任机制,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组织本部门(单位)按期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督促下属或被监管单位抓好整改工作。并首次提出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个人业绩评价。

今年,钟勉要求省财政厅制定出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的具体措施。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在年初全省财政工作会上,要求各扩权县(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钟勉要求,审计部门督促整改落实。日前,整改正在加紧进行中。

另据了解,为巩固成果,促进扩权试点县(市)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县级财力保障能力建设,切实维护财政运行的平衡、安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潜在风险,今年省审计厅已经制定计划,将直接对荣县等9个扩权试点县(市)进行财政审计调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