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毅说,目前四川正在发展的县域经济就是发挥多点多极支撑作用的具体表现。
王小刚说,由于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是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策取向以及四川现阶段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作出的决定,因此,调整后的经济增长目标符合四川的发展实际,既保持了快于全国的发展速度,又为四川调结构、转方式留足了空间。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动四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然,经济增长速度调低1个百分点后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王小刚说,这主要表现在短期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则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因为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环境保护目标更能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将更具可行性。
从差距中寻找增长空间
据悉,在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3项主要指标中,目前有20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划进度要求,尤其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等8个指标超过预期目标平均进度要求。但主要污染物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3项指标未达到进度目标。
对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未达到进度目标,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毛道维说,有些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低,如目前不少企业在光伏项目方面投了不少钱,但由于现在光伏还不能代替水电、火电,只有将其储备起来,但对这种研发投入也应该计算进去。“总体来说,四川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与沿海方面比较,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更不容易,他们本身没有钱来搞研发,但这些企业的研发项目更接近市场,更容易商业化,因此,政府应该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的研发。”毛道维说,按照国家规定,企业的研发投入要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占比,那经济的发展后劲也就比较充足了。
对此问题,盛毅认为,从客观原因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由于财力有限,在研发投入上不敢“大方”出手;从主观方面看,部分企业认为,研发投入在短期内难以见效,因而不愿意过多投入,政府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其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未达到进度目标,也许将恰好成为四川经济新的增长点。”王小刚说,在政策方面,省政府最近专门出台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不过,盛毅则表示,他对四川发展服务业不抱太高的期望值。
王小刚说,主要污染物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未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表明四川的节能环保任重道远,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