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百万人口大县主要分布在丘区,人口超过全省1/4,经济总量占全省1/6,粮食产量超过全省1/3,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其他县相比,人口大县有着独有的人口红利优势,同时又有着更大的发展压力。县域经济要壮大发展,产业要转型升级,老百姓要增收致富,应该怎样发挥人口红利,充分做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丘区的百万人口大县,包括以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富顺县、利用成德同城化趋势加快发展的中江县、借助“成渝之心”地理优势壮大产业的安岳县、瞄准重庆积极发展配套产业的邻水县、加速统筹城乡互动发展的渠县以及借力天府新区发展高端产业的仁寿县,共同感受这些“大块头”在发展道路上的“大智慧”。
从“成渝之心”到“成渝之星”
□本报记者 段玉清
名片
[安岳]
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心、成渝经济区腹心和成都、重庆直线中点。近年来,安岳县围绕省委、省政府“夯实底部基础”战略部署,突出发挥区位优势、特色资源,找准切入点,统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2.3亿元。
实践
近日,总投资45亿元的渝成制鞋产业园一期项目启动建设,首批70余家武侯“鞋都”企业将入驻。“除了成都制鞋企业,安岳还吸引了大批重庆制鞋企业前来落户。”安岳县经信局党委书记蒋达章说。
安岳作为连接成渝的桥头堡,有着成渝等距的绝佳地理位置。除了制鞋产业,安岳气田油气处理厂即将调试运行、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安岳柠檬、包装推出圆觉寺等旅游景区引来重庆15亿元旅游大单……安岳逐渐实现从地理位置的“成渝之心”到经济发展竞技场的“成渝之星”的转身。
近年来,安岳县确定了建设成渝中部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区,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国际石刻文化旅游中心、中国柠檬产研销中心、川渝特色工业集聚中心、川渝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成渝中部重要物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等“一区两都五中心”的发展定位。安岳初步确定县城核心经济增长极,成安渝、内资遂发展轴,北部、中部、南部经济带和“两化”互动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新农村发展示范区的“一极二轴三带三区”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规划布局三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建设,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展空间平台。
声音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
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根本在于善于把握规律,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找准符合县情实际的目标定位。我们依托柠檬、石刻等资源和成渝腹心、川东门户等区位条件,确定了“一区两都五中心”的发展定位。立足县域空间广、城乡差异大的县情实际,推行“重点突破、激活全局”的基本手法,把柠檬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依托安岳气田,我们推进天然气就地转化、精深加工;抢抓东部沿海及重庆等地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建设特色工业体系,规划建设成渝中部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成渝中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安岳培育成为四川经济版图中重要的增长点、成渝中部次区域发展中心。
晨光工业园区里的强县富民“晨光”
□本报记者 杨国庆
名片
[富顺]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是全省百万人口丘陵农业大县和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近年来,以构建“富裕富顺、秀美富顺、幸福富顺”为目标,富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6亿元。富顺县是省级绿化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
实践
5月14日,富顺晨光工业园区内,晨光院等离子焚烧有机氟残液项目正在调试。“正式投入运行后,该项目的年处理能力将达到2000吨。”晨光院科技规划处副处长刘守贵告诉记者。
不远处,与晨光院一墙之隔的四川西艾氟科技有限公司的氟织物整理剂项目的设备已安装到位,6月份即将投产,翘首以盼“邻居”晨光院输送原材料。与此同时,晨光院的废盐酸等副产物也成为“香饽饽”,晨光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鑫宇磷业、汇金化工、合顺钡业等公司争相购进。
在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许尔光看来,晨光工业园区已成为富顺振兴县域经济,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的主战场和突破口。2013年,富顺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2亿元,其中园区完成 151亿元,占比超过70%。依托园内的龙头企业晨光院的研发和产业优势,园区正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硅氟特色产业园区,加速建成独具特色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
以晨光院为主干,往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配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坤文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近52亿元,占园区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的91%,“其中科技创新成为最大驱动力。”近日,园区成功通过省第三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验收。
“到年底,园区建成面积约6.5平方公里,相当于富顺县城的三分之一大。”许尔光表示。
声音
建经济强县 发展优势产业是重中之重
富顺县委书记唐宏:富顺始终坚持把发展优势产业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园区作为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高起点规划建设晨光科技园区、纺织服装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酒业集中区。近年来,每年投资近10亿元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每年新增承载能力1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富顺已迈入中等城市行列,今后将着力优化城镇环境,全域深化扩权强镇试点,不断增强乡镇发展活力,形成一批产业有支撑、风貌有特色的特色场镇、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
紧抓成德同城化发展机遇
□肖开丰 本报记者 严芳
名片
[中江]
中江县是丘区农业大县,近年来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总体取向和“一心、两极、促统筹”发展战略,紧紧依托成都、德阳、绵阳等“点”、“极”核心,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借力成德工业园区打造承接成都辐射带动和深化区域合作的桥头堡。2013年,中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3亿元。
实践
5月14日,在成德工业园区华康伟业家具生产车间里,42岁的林依强正在牛皮纸上画着草图,设计新款沙发。
林依强是一名家具设计师。他如今的工资每月近万元,和以前在外打工差不多,“但厂里包住宿,有食堂,一天伙食费只要9块钱,每个月有4天假,最主要的是每天都能回家。”提起现在的工作,林依强十分满足。
今年春节前,中江县在成德工业园区开展专场招聘会,园区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供选择。目前,园区已有16家企业竣工投产,在建24家企业,员工达5000余名,有的企业中江本地员工占80%以上。成德工业园区计划2017年完成起步区建设,实现工业销售200亿元。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新城,预计容纳10万人口,将吸引更多本地人就业。
面对工业无重大项目的支撑、特色农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等不足,中江围绕建设四川丘区强县目标,在工业上,抓住区域优势和成德同城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按照“一区多园”思路,大力抓好县城工业园区和成都工业园区的发展;在农业上,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树立中江品牌;在第三产业上,以红色旅游为旗帜、芍药花为卖点、城市旅游为目的,立足释放百万人口消费潜力,强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声音
建设四川丘区强县
中江县委书记刘应刚:中江县将把实现“四川丘区强县”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作为夯实底部基础的重要举措。一是继续加快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全面深化开放合作。加强与成都、金堂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推进成德工业园区建设。三是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谋划并适时启动和建设一批事关中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四是把加快中心城区和重点乡镇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新村建设。五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县,创新社会管理。
乐当重庆“配角”承接产业转移
□袁吕 本报记者 陈君
名片
[邻水]
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是四川距重庆市主城区最近的县,处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近年来,邻水县围绕“做深做实重庆文章,着力打造西部昆山”目标,全面推进渝邻一体化和空间同城化,打造重庆“后花园”。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3亿元。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
实践
5月14日,参加第十七届中国(重庆)渝洽会的邻水县代表团再度“出征”,这是该县每年最重要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之一。
1至4月,邻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6个,引进到位资金65.98亿元,其中七成以上项目来自重庆。“我们生产的摩托车从邻水经开区到重庆港口,和以往从重庆空港园区到港口的时间差不多。”四川嘉逸皇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志友说,邻水已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与重庆相比,在邻水投资兴业,人力资源成本能节约20%左右,用地成本平均可节约5至6成。”
像昆山做上海的“配角”那样,邻水从一开始就打着做重庆工业“配角”的主意。在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内,企业70%以上来自重庆,80%以上为重庆配套。
全面推进渝邻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邻水注重与渝北、长寿、垫江等毗邻区县衔接合作,共同编制交通互联互通规划,主动对接周边地区道路建设。邻水至长寿公路建成通车,省道304线邻水段改造升级全面完成,6条出川入渝联网公路已建成4条。为大幅降低两地企业物流成本,又启动全长38公里的渝邻物流快速通道建设,新规划了邻水御临镇至渝北大湾、九龙至长寿称沱两条入渝干道。
声音
全力打造川渝合作核心示范区
邻水县委书记李隆席:围绕“借力重庆发展,打造西部昆山”目标,邻水提出“1+8+7”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目标。着力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全力打造川渝合作核心示范区,互联互通对接重庆,开明开放融入重庆。同时,倾力创建汽配、摩配、电梯、线缆、新型建材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集群集约配套重庆。在农业方面,着力打造全国脐橙强县,以名品名牌供应重庆。竭力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以美山美水吸引重庆游客。
产村相融椒农家门口当上工人
□吴涛 本报记者 万瑶
名片
[渠县]
渠县位于成渝经济区渝广达经济带重要节点,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近年来,渠县立足县域特色和优势,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渠县”的发展主题和建成“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县、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基地、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川东经济文化强县”的目标,奋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35亿元。
实践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小长假,渠县龙潭乡宕渠新村的“农家乐”家家都赚欢了。村支书王友全介绍,村里发展起50余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收入600多万元。
产业发展也让村民增收。“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2000来元,我很满意。”5月14日,在渠县林湾村花椒基地忙活的刘兴云告诉记者。刘兴云以前在外地打工,辛辛苦苦收入也不高,现在家乡产业发展起来,在花椒基地当上专合社的“农业工人”,让他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
以新村做点、产业连片,建设具有巴渠特色的美丽幸福新村。林湾村只是渠县以产村相融示范工程为带动,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隅。近年来,渠县大力实施“34567”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成193个新村聚居点,配套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90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420个。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19元,增速达13.6%。
而在渠县县城,产城一体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把防灾减灾与城市主骨架建设有机结合,宽阔的救灾生命通道穿城而过,北接南大梁高速,东连318国道,北城新区、西城区、东城区三大组团串珠成链……记者驱车穿越渠县县城,沿线青山绿水间的东城主导产业园、长德商贸物流城布棋成局,“产”与“城”就这样相融一体。把防灾减灾与城市主骨架建设有机结合,渠县正逐渐从一个小县城向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滨江生态中等城市华丽转身。
声音
因地制宜 规划一批工业商贸小城镇
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结合我县城镇化滞后、水平低的发展现状和人口多、发展潜力大的客观实际,将立足各城镇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因地制宜规划一批工业、商贸、旅游特色小城镇。同时,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坚持基础先行,注重把防灾救灾与城市主骨架建设有机结合,实施“北进东扩、南延西控”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上,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一主一专两辅”工业园区档次。
着力打造六大主导高端产业
□本报记者 颜婧
名片
[仁寿]
作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人口大县,仁寿抢抓天府新区建设的机遇,确立“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的次级突破路径。2013年,仁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2亿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4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年达到15亿元,在全省20个百万人口大县和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总量居第一位。
实践
“依托IBM云技术支撑,川菜产业也牵手规模化、电商化。”5月14日,位于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的IBM西南卓越云计算中心和IT及电商产业园内,西南网贸港董事长蒋实刚告诉记者,这里不但会成为集云计算中心、IT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公园为一体的产城一体典型,更是仁寿转型升级中,立足高端、发展高端产业的一个重要注解。
去年,仁寿“四区支撑”效果出众:天府新区视高园区入库税金2.52亿元,建成全县首个百亿园区;文林工业园区入库税金达1.82亿元;汪洋循环经济园区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富加工业园区强势起步,成为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园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并着力构建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煤化工六大主导高端产业。
这样的发展势头,让各大园区频频提升企业入驻“门槛”。天府新区视高园区负责人直言,符合主导产业规划已是“最低标准”,入驻的“硬条件”投资规模起点为3亿元……但门槛没有拦住前来投资的高端产业。
如今,以伟易达、中天丹琪等为龙头的通信电子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油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动车船新能源产业集群、LED光电产业集群等也开始陆续集聚,并实现从制造、研发到关键零部件生产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闭合链。仁寿计划,从今年起,每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力争到2017年建成6个100亿元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化率达58%。
声音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仁寿县委书记冉登祥:仁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切都要高标准地进行。一方面,全县上下要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把发展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全县的“六大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另一方面,要紧扣具有仁寿特色的“一心四区十极全域发展”路径,在新的形势下,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创新思路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