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宜宾市长:发力川红,争当千亿茶产业排头兵
2014
03/21
11:52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21日讯:白酒暴利时代已经走到尽头,而白酒作为四川千亿级产业支柱,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发展的时候。2014年初,四川提出培育新的“千亿产业”——茶产业。

四川省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我省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文化基地。到2020年,建成千亿川茶产业。

这意味着,在四川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茶业被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意见提出,在推进茶业转型升级中,要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茶叶企业,重点支持竹叶青、川茶集团等龙头企业。此举吹响了四川茶企整合的号角。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说:“做大做强川红茶,争当千亿茶产业排头兵。”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 茶产业诞生“宜宾模式”

多年来川茶形成的“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的局面,这在川茶主产区宜宾同样存在。为了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宜宾市政府果断决策——成立了川茶集团和川红集团,将宜宾的绿茶和红茶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市政府重点扶持这两大集团,用龙头企业带动全市茶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川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进茶农增收,2013年10月18日,叙府茶业联合省内多家企业正式组建了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川茶集团的组建,将使成员企业分享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品牌资源、渠道资源、政策资源,这对茶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川茶集团董事长颜泽文认为,在三五年内,川茶集团年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元,基地规模将占全省茶园面积三分之一以上,最终实现“东有西湖龙井,西有天府龙芽”的发展目标。四川茶企抱团发展,能更好地拓展川茶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大集团。

川红曾是我国三大出口红茶之一,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齐名。作为四川红茶主产地,为了整合资源,2010年12月25日,宜宾市将红茶的两大龙头企业——宜宾外贸金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林湖茶叶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了川红集团。

川红集团的成立,意味着茶产业诞生了“宜宾模式”——将扶持五粮液发展的成功经验转嫁到茶业发展中,宜宾市政府、高县政府、和君咨询公司签署协议,市政府和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和君咨询公司筹集9000万风险投资基金,总额1亿元引导基金注入川红集团,占30%的股份,两大企业以全部资产注入川红集团,占70%的股份。

宜宾市农业局长林世全认为,政府投资扶持茶农建设标准化茶园,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引领了企业发展方向;龙头企业重组为大集团,更加有利于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引入风险投资资金,可以尽快完成企业的资本积累。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推动茶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创新是产业发展动力,宜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宜宾茶”的质量和知名度。

转型发展,是宜宾的英明决策。在近年来宜宾的“黑(煤炭)白(白酒)”两大支柱产业受到重创的情况下,扶持茶产业发展,争当四川千亿茶产业排头兵,对宜宾发展壮大新的产业意义十分重大。

农村土地是家庭承包到戶,小块零碎的土地难以整合建设规模化的茶园;而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

川红集团总经理陈岗告诉记者,公司创新发展思路,在高县萦溪乡将3000多亩林地通过流转把土地使用权转归公司所有,从而辐射带动1万多亩茶叶基地发展,达到了基地规模化目的。同时在基地建设茶叶初加工厂,让当地茶农入股加工厂,使茶农分到了“红利”,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双赢。

这种新模式,为企业与农民共赢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近年来,宜宾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确保茶产品优质安全;支持企业申报认证国家级、省级企业茶叶技术中心,组建全国茶叶技术交易中心;加强与高校合作,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茶树良种选育和繁育,实现茶树良种化;支持茶叶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茶、有机差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宜宾在发展茶产业中,突出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着力延伸产业链,推动茶业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富正源生物科技公司的核心产业,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公司的茶叶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形成了上游茶叶种植基地,中游茶叶公司、茶叶高价值物质提取,下游利用茶渣建设生态园,即菌类培植基地和蔬菜交易物流中心。茶产业链条拉长后,其经济价值也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宜宾罗龙工业园区,富正源生物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曾艳告诉记者,茶叶里含有茶多酚、茶安酸、茶多糖、茶黄素等利用价值很高的物质,开发前景很广,茶产业还可以继续延伸。

“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宜宾正发挥独特资源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发展,茶产业将成为继五粮液之后的第二张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