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即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坐标为东经106°21′~107°7′,北纬31°31′~ 32° 4′,总面积为2566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邮编:636601。行政区划代码:511902。区号:0827。拼音:Bazhou Qu。
巴州区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南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的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百万巴州人民世世代代勤劳勇敢地生息在巴中 巴州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部有2000多年史载的文明史。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民国初期,曾一度吸引外省外县不少客商,带来百货、布匹、日杂用品、金银玉器,城内大小街巷,整日熙来攘往,白马井码头“白日千人拱手(指推船者),夜晚万盏明灯(指船上灯火)”。随后,相继开办的有“复兴和”、“庆丰泰”、“德荣祥”、“信义源”、“衡昌”、“宏大”等商号。
巴州区辖4个街道、23个镇、25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回风街道、江北街道、巴州镇、清江镇、兴文镇、水宁寺镇、恩阳镇、曾口镇、梁永镇、渔溪镇、三河场镇、青木镇、鼎山镇、大罗镇、玉山镇、茶坝镇、观音井镇、花丛镇、柳林镇、下八庙镇、化成镇、三汇镇、上八庙镇、三江镇、枣林镇、光辉乡、花溪乡、大和乡、白庙乡、关渡乡、金碑乡、羊凤乡、凤溪乡、龙背乡、三星乡、关公乡、舞凤乡、双胜乡、群乐乡、万安乡、尹家乡、九镇乡、兴隆场乡、石城乡、平梁乡、凌云乡、寺岭乡、梓橦庙乡、玉井乡、义兴乡。
地形地貌
巴州区地形复杂,最高海拔1460米,最低海拔301米。大概可分为三个地貌区:(一)米仓山南坡中山区。包括南江大部,通江北部,米仓山由西向东南绵亘于本市北部边缘,山脊起伏蜿蜒,海拔2000~2200米,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西有光雾山海拔2507米,东有挂宝岩2088.6米,光雾山为本市最高峰。(二)北部低山。包括巴州区和平吕全部,通江大部,南江南部,这些地方经流水切割后形成台状、桌状方山或低山,海拔600~1600米,相对高差200~1000米。(三)丘陵地带。主要分布于巴州、平吕的河岸地带,深丘居多,间杂有成片的冲积平坝。
气候特点
巴州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日照时数1462小时,降水量1119毫米,无霜期275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凉。
水文状况
巴州区水资源较丰富,河谷幽深,滩多流急,极富水利开发价值。
巴州区河流主要属渠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主要有:(一)南江发源于铁船山,纵贯南江县中部接纳神潭河,南至巴州区接纳恩阳河后改称巴河,折向东南再接驷马河流入平昌县。(二)通江,由大通江与小通江汇合后得名,上源有于家河、肖口河等,在澌滩接澌滩河(上源为喜神河),至平昌注入巴河。
综述
据初步测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32.2%,第三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1.7:25.1:43.2调整为29.2:29.9:4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40元,比上年增加1281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7.88亿元,增长18.3%,占GDP的比重为52%,对GDP的贡献率为52.54%,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烟酒及用品上涨3.1%,衣着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6%,居住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3.3%。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065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30人。在岗、品牌、技能、扶贫、新型农民“五大培训”1898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农 业
2010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农业产值20.8亿元,增长4.03%;畜牧业产值18.2亿元,增长4.87%。
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61.7 万亩,比上年增加1.8万亩,粮食总产量为61.7万吨,比上年增长3%,比历史最高的1998年高0.6万吨。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8.86万吨,同比增长1.3%,大春粮食产量42.82万吨,同比增长3.8%。
劳务输出继续增加,全年输出和转移劳动力42.4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3.6%。
生猪出栏174.8万头,同比增长3.5%,存栏109.9万头,同比增长1.5%,牛出栏7.85万头,增长5.2%,出栏羊15.5万只,同比增长2.6%。肉类总产量达到14.45万吨,同比增长3.8%。
全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1.65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水产品产量17202吨,增长3.65 %。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15837吨,增长3.7%;淡水捕捞水产品产量1365吨,增长3.6%。
在花丛、尹家等乡镇整理土地5264亩。建设标准农田1.3万亩。全年共整治病险水库10座,新建整治山坪塘200口,石河堰21处,蓄水池245口,新建排灌沟渠26.6公里,新增恢复蓄水110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9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8.22万千瓦,增长2.2%。全年农村用电量9869万千瓦时,增长12.9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975 吨,增长3.73%。化肥施用量5.86万吨,增长6.93%。农药使用量850吨,比上年增长6.25%。农用柴油使用量4153吨,比上年增长0.95%。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29.8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34.45 %,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95.1%,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3个百分点;完成重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9.8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0.15亿元,增长30.4%;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增加值5.05亿元,增长16.35%;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增长41.22%。工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凸显。201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7.6倍,年均增长28.6%,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05年的4.1%提高到13.8%。实现利税4668.7万元,同比增长4.9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销售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52.1%,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达到97.7%。
全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专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5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46.7亿元,增长2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5.7亿元,增长1.6倍。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1亿元,同比增长33%,较上年回落25.6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按种类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0.4亿元,同比增长52.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7亿元,同比下降0.6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他投资完成5.4亿元,同比下降18%。基本建设对投资贡献率达到91.7%,拉动投资增长30.3个百分点。按行业分,一产业完成投资2亿元,同比下降34.8%。二产业完成投资7.75亿元,同比下降20.4%,三产业完成投资51.3亿元,同比增长54.7%,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72.1%提高到84%。
招商引资和贸易
2010年,全区共引进22个内资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58750万元,同比增长27.3%。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095万美元,外派劳务218人,比上年分别增长40.9%、3.8%。
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带动下,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全区城乡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6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市场实现销售额20.5亿元,同比增长16.4 %;乡村市场实现销售额12.1亿元,同比增长24.3 %。
交通、邮电和旅游
唐巴路、巴阆路、巴平路三条省道路改造全面竣工。全年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03条395公里,基本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45%的村通水泥路。年末全区通车公路里程达到4365公里。
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7460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5%。公路客运周转量14724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560万元,增长23.6%;电信业务总量22180万元,增长18.5%。 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2.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8万户,年末达到40.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2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6部/百人。宽带用户7.34万户,新增1.6万户。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提升服务水平,投资对景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实现旅游收入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财政、金融
全年全区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902万元,同口径增长55.17%,增速高于上年3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818万元,同口径增长50.1%。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56309万元,同口径增长32.53%,比上年加快25.2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地震灾后重建支出分别增长44.2%、11.5%、13.9%、220.2%。
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6亿元,比年初新增28.3亿元,增长22.1%,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各项储蓄存款余额为101.1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增长19.5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5亿元,比年初增加10.7亿元,增长29 %,较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亿元,比年初增加7090万元,增长4.5 %;中长期贷款余额30.9亿元,比年初增加9.96亿元,增长47.7 %,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到93.1%。
全区商业保险保费收入总计73812.5万元,同比增长 46.31%,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10307.5万元。分险种看,产险保费收入16280万元,同比增长37.4%,寿险保费总收入57532.5万元,同比增长49.04%。产险保费收入从种类看,交强险保费收入4119.4万元;商业车险保费收入8750.6万元;意外险保费收入802.4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73.3万元;农险保费收入881万元。产险支付各类赔款7883.28万元,同比增长16.11%。寿险保费收入从种类看,个险保费收入14998.6万元;意外险收入410.2万元。寿险赔款及给付2424.2万元。
教育、科技、文化
年末全区现有幼儿园27所,在校学龄前儿童19248人。小学70所,在校小学生94721人,从城乡看,城市小学11所,在校小学生26805人,农村小学59所,在校小学生67916人。有小学专任教师4296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普通中学87所,在校学生89229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62392人,高中在校学生16837人。普通中学有专任教师3778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5%。
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 所,在校学生人数12009人,有专任教师271人。有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500人,有专任教师22人。
全年全区普通小学招生15065人,毕业17822人。初中招生19749人,毕业20147人。普通高中招生10072人,毕业7724人。特殊教育招生98人。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77人,毕业2307人。
科技项目工作继续巩固提升。全年在中小型创新基金申报中突破性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2项,获得省级立项支持5项,引进新技术20项。2010年推广新品种12个,全年共申请专利98件,专利授权88件。
全年启动实施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建农家书屋266个,配送图书41.2万余册。深入乡镇开展“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20万人次。组织辅导编排的巴师附小少儿清音《开学第一天》节目,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政府类“群星金奖”。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区共新发现文物794处。竞技水平大幅提高,在省残运会上,我区健儿获得2枚金牌;在省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恩阳中学举重队获得1金1银1枚铜牌的历史性好成绩。
广播和医疗卫生
全年完成1384个自然村45519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完成118公里的光纤干线维修加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5万户,覆盖用户9.2万户。
在渔溪、柳林等乡镇建设医疗卫生机构4个,三汇建设中心卫生院1个,回风社区建立卫生服务中心1个。年末全区卫生机构达到256个,比上年增加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年末有床位364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33人,注册护士865人。其中,医院床位1696张,卫生技术人员1404人;乡镇卫生院床位1796张,卫生技术人员974人。业务用房面积20.7万平方米,其中,医院7.63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11.3万平方米。总诊疗472万人次,其中,门诊诊疗442.5万人次。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数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87元,比上年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22元,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28元,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4%。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新标准测算,全区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8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1万人。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1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9万人,比上年增加0.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9万人,比上年减少0.3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55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7万人,增加0.33万人。新农合参保102万人,参合率达到95.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助51万人次,补助金额2111.47万元,住院报费5.68万人次,报费总额7902.99万元,特殊门诊医疗救助1100人次,补助金额53.4万元。
全年1.78万户4.51万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0.79万人,月人均补助126元;3.01万户9.35万农村居民享受农村低保,比上年增加2.53万人,月人均补助4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213人,分散供养5159人;城市医疗救助3.5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58万人,救助金额705.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957人次,救助金额1658.3万元。资助农村7.56万人参加新农合。免费为1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全年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避险搬迁205户。新建廉租房300套。棚户区改造420户。发放廉租房补贴3150户。通过打井建池、设备改造等解决农村4.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荒山造林6.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68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1%,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木材产量0.8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73万方。全部林业投资完成453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34万元,比上年下降11.1%。
深入推进生态区建设,全年新增市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村4个,省级农业生态园4个,申报省级生态乡镇10个。积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屠宰行业整治、畜禽养殖业整治和娱乐场所噪音整治。完成了恩阳麻石垭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恩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完成了永益茧丝绸公司排污治理。督促餐饮业主安装隔油池87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29个。在恩阳-下八庙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等新农村建设重点地区,以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为重点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3平方公里。
年末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6%,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9.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994吨以内;化学需氧量削减296.5吨;GDP综合能耗降低5%。全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饮用水源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1起,比上年下降6.8%,共死亡28人,比上年下降17.7%,其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26人,比上年下降7.1%,受伤55人。
巴中市招商引资局
联系地址:巴中市巴州区江北大道东段113号。
联系电话:0827-52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