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在上年基础上再上两个千亿台阶,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41.7亿元,继续居西部首位。这是记者2月20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的。
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238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8%,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户均资产总额6亿元,是2006年的3.4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73.4亿元,是2006年的17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8.3%。
全省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六大领域,分别是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新材料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业。此外,55家非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3.7亿元,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位于成都。
迈上万亿台阶高新技术产业何以逆势上扬
2月20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3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强发展势头,全年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341.7亿元。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何以逆势上扬?迈上万亿台阶的背后,有什么新的特点和趋势?
超出预期近千亿
去年1月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会,为2013年定下预期发展目标:总产值力争达到9500亿元。但最终却超过万亿元。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164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238.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规上工业高0.5个百分点;建筑业、服务业等非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分析指出,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说明四川省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
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和平均实力也有所上升,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赢利面也保持逐季上升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对出口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73.4亿元,同比增长3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8.3%。
2014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将力争实现总产值1.2万亿。
502个战略性新兴产品打下发展基础
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能实现超预期发展,在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看来,这直接得益于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培育,“产品是根本,没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受市场欢迎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就不可能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根据《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四川省设立了每年1亿元的“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全省已经规划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品达502个,其中重大关键产品28个,重点产品130个,区域特色产品344个。据不完全统计,502个战略性新兴产品累计实现产值3900亿元,利税450亿元,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3年,全省21个市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全面增长,10个市州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市州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4个,分别是攀枝花、广元、广安和达州;泸州首次突破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