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案例解读:从大连软件园分园看城市选择
2013
02/26
14:30

大连软件园创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经过14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园,外资企业比例最高、出口额最高、综合排名列国家级软件园之首,吸引了42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500多家软件企业入驻,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万多名优秀软件人才,贡献了全市超过一半的软件产值和出口额,成为大连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它的运营商---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DLSP)也被认为是“国内领先的从事商务园区综合开发、管理和运营的专业服务商”,它首创“官助民办”的园区开发管理模式,并致力于将这一管理模式成功输出到全国。

纵观大连软件园的全国化区域扩张之路,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

同策咨询与研发中心产业地产研究中心认为,一是首先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驻点和布局。公司对于全国布局非常明确,直接选择在中西部、环渤海、长三角建立分园,再加上公司的大本营东北地区,几乎占据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及产业扶持带,在该区域建立驻点,输出分园,不仅能很好地打响自身品牌,也有利于今后在区域的做大做深。

二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立办事处,慢慢进行业务合作和市场开拓。北京、上海的产业地产起步较早,在亿达集团进行全国化扩张的开始时,北京、上海已经有清华科技园、浦东软件园这样的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产业园,这对于想要开拓市场和品牌的大连产业园来讲,无疑需要慢慢扩大业务领域再慢慢建立分园,避开盲目进入和竞争激烈导致的风险。

三是选择在经济发达城市建立驻点和分园,在当地市场的起步期抓住机会。那为什么选择这些二线城市建立分园?我们可以运用前面提到的产业地产投资区位模型,对大连软件园分园的区位选择做一验证。根据各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整理当时各城市的指标体系如下:

通过以上的数据,按照模型可以找到各个城市所处的三维空间,如下图所示:

根据同策咨询与研发中心产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模型,正好可以验证为什么大连软件园选择在这些城市建立它的分园,在中西部候选城市中,武汉的产业地产发展阶段是最为成熟和靠前的,在长三角的候选城市中,苏州毫无疑问地成为产业地产发展较发达城市,在环渤海的候选城市中,天津的产业地产开发条件无疑是最为成熟和完善的。因此,大连软件园分园的城市选择呈现了一定的规律性,均是选择在某区域经济带上产业地产发展较好,阶段较成熟的区域。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产业地产投资区位模型是经过验证的科学的模型工具,也是非常有效的判断产业地产投资潜力的方法,同时也说明做投资区位评估对于产业地产投资是必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