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四川经济如何转型?转型需要哪些保障?将面临哪些挑战?这些都是今年四川省“两会”讨论的热点。为此,在两会期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文就经济转型期法制挑战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四川法制建设:机会大于挑战 任重而道远
中国经济网:杨主任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法制建设上有机会也有挑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杨文:在完善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机会大于挑战,任重而道远。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立改废”并举,当前,推进市场经济立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中国经济网:从法制工委到预算工委,请问杨主任您觉得工作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两者的关联性在哪些方面特别明显?
杨文:最大的变化这是从专注于法条、法语到“法治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过程,但这之间也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四川目前处于全面深入的改革阶段,改革的核心是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四川走出新路子: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
中国经济网:四川在探索地方性预算法规的立法和执法检查等过程中的新路子与新方法有哪些?
杨文:目前,四川省还在不断追赶兄弟省、市,可以说是属于起步晚、追赶型的省份。现阶段,我们准备拟定对政府全口径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的法律法规,有可能是条例,也可能是办法。
中国经济网:四川先后制定、修改、废止的地方性法规达300余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0余件,有力地保障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你认为地方性法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杨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四川去年制定的《四川省财政监督条例》,就首次从法制层面提出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监督,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的使用。
中国经济网: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四川经济,还存在哪些法规方面的挑战?为什么?
杨文:市场经济挑战面临着简政放权、退出审批,垄断行业的自我固守也是一大挑战,四川行政审批这些年一直在减,但减得还不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触及到一些人和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面临很大的阻力。
中国经济网:我们都非常想了解在转型期的中国,如何才能实现政府的经济监督管理职能与法律的权威保障作用相结合并发挥出最大效能?
杨文:第一要有良法,在地方就要有良性的法规;第二就是要树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法制的理念和法律思维。有了良法与法律思维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最大效能与权威性。
中国经济网:各级地方政府都希望让制定的法规成为地方特色、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法,你心目中的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杨文:这么多年从事法律法规方面的工作,我的理解就是符合实际的、客观公正的规范,对民、对官、对自然人与法人、对管理者与管理相对人等都不偏不倚,不坑不害,这样的法就是良法。
中国经济网:我们知道,近年来四川的预算审批偏向民生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那么请问这种审查监督是如何保障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
杨文: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或者两个阶段来看,首先从预算的编制阶段看是否合理?民生类支出安排是否足够?另外就是监督预算的执行阶段,支出的资金是否及时全额划拨到位。
依法治省:要创新也要严肃
中国经济网:当前,四川省提出了依法治省战略,并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请您谈谈其中有哪些亮点?
杨文:在经济转型期的四川,对党政支出、国有支出等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写进了依法治省纲要里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与民生类支出的监督;而且依法治省纲要还对国有资产与非招标采购等进行进一步规范,非经批准不得支出,并对地方政府债务提出了新要求,不仅会公布,还将建立防风险的机制。另外,将尝试公民参与监督,加强预算立法的严肃性。
中国经济网:四川在新一轮改革的推进中,请您憧憬一下2014四川法制工作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杨文:今年我省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很好的结合起来,围绕促改革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制定修改有关法规。经济方面就是要重点制定节能减排条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等,认真贯彻落实川委发【2013】25号文《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