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这是全省继成都、绵阳、自贡之后省内第4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今年获得批准的四川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这意味着,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将在我省三大经济区交汇处形成:乐山地处成都、攀西和川南三大经济圈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一港四梯级、五铁十高速”等“千亿交通工程”重大项目全速推进,这里将打造成集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乐山将凝聚优势资源,迈进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刘若辰 王爽 图片由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20年激情书写
“高”、“新”奇迹
嘉州古城一水之隔的大渡河南岸,崛起一个“两化”互动的先行区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个春秋的历练和洗礼,乐山高新区演绎出又“高”又“新”的时代篇章。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经济特区、开发区等相继破土。乐山虽地处内地,却追赶潮头、不甘人后,1992年8月,四川乐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
“当时乐山在地理上没有优势,筑巢引凤,配套显得更为重要。”现任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回忆,乐山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有着较强的三线工业做基础,其经济实力一直仅次于重庆、成都之后,有“乐老三”之称。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乐山的工业经济逐渐被赶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乐山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1994年4月,开发区迎来第一个大客户吉象木业。吉象木业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合资方为新加坡投资商和川南森工局。此后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乐山。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乐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9年11月,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高新区迎来更大机遇。2001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10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作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放在乐山。为了承接1000吨多晶硅这个“大单”,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高新区全线南移。
当时供高新区使用的资金,只有市政府借支的1500万元,“连修一条像样的道路都不够”。没有资金,高新区的运行就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把市场交给企业,水、电、气、光纤、通讯,谁投资谁受益;项目招商,采取最好的服务,配合社会中介机构和科技资源机构为入驻企业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从一开始,高新区就对入驻企业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严格要求。”乐山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定军说,同时,高新区离乐山大佛只有5公里,所有企业进入高新区,必须先过环评这一关。绝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影响到乐山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声誉。
有了宽50米的主干道,有了全省高新区首家做区域环评的先例,有了高规格的标准厂房高新区上佳的地理环境,政府开放的胸怀和服务角色的定位,迅速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纷纷入驻。
入驻企业均不是泛泛之辈:明星电缆、新光硅业、一拉得、大冢制药、飞舸模具、希尔电子、平安都市、晟嘉电气、乐山新天源等一大批在各自行业和领域都具备非凡实力和领先地位。
“顶层”与“全域”
下的“两高齐飞”
“这里的生产静悄悄。”大渡河南岸,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直保持着这样本色的“低调”。这种“低调”的背后,是高端产业和高端产品“两高”齐飞。依托“两高”,高新区在乐山将凝聚产业发展“顶层”优势,还将在“两化”互动引领下,产业带动城市变迁,形成“全域”发展。
高新区的起飞,源于先行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的确立。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定位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结合乐山发展基础和特点,乐山高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内领先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心、乐山市产业升级先导区和科技新城区。
根据规划,高新区将用十年时间,按照3个发展阶段,即要素引入与规模提升阶段、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阶段、创新驱动与辐射带动阶段,建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要素资源相对集中,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资源能源消耗较低,机制体制灵活的现代化创新型特色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带动乐山和川南攀西区域发展、城市功能配套完善的临港生态科技新城。
高新区的起飞,还源于全域意识、特区意识。王定军解读:乐山高新区地理位置特殊、产业发展有特色,园区建设有特点,发展政策很特别。“特”字当头,就是与其他区市县有区别,正因为高新区是特区,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脉络。“特”字当先,因为有特色的产业,享有特殊的政策;因为有特别的使命,享有特殊的激励措施;因为有特殊的地位,我们拥有特殊的追求。“特”就是先、“特”就是快,“特”就是好,“特”就是优,产业发展有特点、社会管理有特色。
在“特”字光环下,高新区如何作为?市委、市政府要求走一条“自主创新、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实施差别化战略,尽快实现“千亿园区”的目标。高新区要准时、超时实现工作目标,就要坚持做到3个“有”,即月月有新项目引进,月月有新项目开工,月月有新项目竣工或投产。
为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乐山将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建设高新区。
为此,乐山在高新区建立高层决策机制、完善加快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发展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园区规划的编制、执行与监督,将其建成乐山市对外开放、改革先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窗口!
依托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发挥“特色、先发、高端”优势,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转移和成都港建设等重大机遇,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新兴产业,实施创新引领六大行动计划,强化发展空间支撑和政策体系保障,打造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临港生态科技新城和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把乐山高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高新区。
“两化”互动中铿锵先行
蓬勃的生机正在这片土地显现。
“高新区有适宜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养分,在这儿,我们可以专心搞研发,专心搞自己的产品。”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旗如是说。这家电气工业领域的高科技公司落户后,销售收入年增速均稳定在30%以上。
“空气、温度、湿度、养分,是种子发芽生长的基本条件系统。谁来提供这样的系统?高新区的回答是:政府。”王定军认为,民间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需要把这些积极的创新活动集成起来。
从一开始,高新区就致力专注于创新的孵化器建设,吸引企业入驻孵化。目前,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已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内各类孵化器面积达6万平方米,孵化企业80多家。2012年新科技园建成后,孵化总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
这是硬件。软件方面,引进25家专业服务机构组建乐山高新区中介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财会、商标、认证、科技咨询、评估等“一站式”服务;引进高校科技资源,成立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一方面创造条件鼓励企业主体进行个性研发、特色创新,另一方面组建技术创新“国家队”,进行战略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发。四川省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乐山市科技创新基地等就发挥着积极的“公共”作用。
整个高新区已然成为一个大的孵化器,创新活动释放“集成效应”。区内已有32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80%以上,销售收入占高新区企业总销售额的55%;有省级创新型企业3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个。近3年,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1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4项。
科技创新的潜在与后发之力,有坚实的产学研联盟支撑。高新区企业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30多所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平台,建成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2011年,园区企业研发投入10.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2.48%。
高新区已找到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引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此外,这里还将成为乐山市“两化”互动中新型工业化的“领跑者”,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激情冲刺“千亿园区”
8月末,当高新区申请“国家级”成功之后,“千亿园区”的宏图正在展开。
乐山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国家高新区作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这不仅是为乐山,还将为整个四川、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高新区高端产业发展来看,“国家级”将有助于强化特色发展路径,建设以硅材料为源头的太阳能光伏和电子器件行业创新中心,把握产业主导权。2012年,国内70%光伏企业停产,光伏产业进入寒冬。高新区乐山新天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国际订单不断,春节也在赶工。2月9日,日本山一机电考察团一行现场观摩,深感惊讶。新天源副总薛林道出“家底”:“雄厚的技术支撑、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支撑了乐山新天源的全球销售网络。”薛林坦言,公司规划通过5年时间、投资不低于30亿元,专注打造“拓日新能(乐山)光伏产业园”的初衷不会改变。
从乐山全市来看,传统工业比重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乐山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建设乐山国家高新区,将推动乐山乃至川南、攀西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从全省格局来看,成都、德阳、绵阳和乐山四市位于成都平原核心圈,由四市构成的成德绵乐高新技术产业带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60%以上的科研机构,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轴。乐山高新区的升级成功将有助于建设成(都)德(阳)绵(阳)乐(山)高技术产业带。
可以看到的未来是,这里将有更为广阔、更具前瞻性的总体空间布局:今天,乐山市高新区实行“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即以大渡河南岸的70平方公里为高新区核心区,以峨眉硅材料产业园、市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五通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组团,强化分工协作,打造一体化竞争优势。这里栖居了140家工业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0余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0家。乐山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2%!
可以看到的未来是,这里将成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先行区:临港生态科技新城重点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创业、高端服务(物流)、生态示范”四大功能,沿江生态景观带、商务核心区、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区、核心区高端制造功能区、临港产业区、车子和安谷综合配套功能区,形成“一带五区”,远景规划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一批全新的高标准商务配套服务项目落地,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居民权益,处理好园区与乡镇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双赢。
到“十二五”末,乐山高新区力争园区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占园区收入60%以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3.5%以上,科技孵化器面积达20万平方米,建立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20个,引入科技专业服务机构50家。
成功升级,在这里不变的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产业集群、特色集聚,生态发展、和谐共荣”的发展思路;起点更高,在这里不变的是“想在先”、“谋在先”、“新在先”、“干在先”的宗旨一个西南地区重要的临港生态科技新城和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正蓄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