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府2012年工作记事
2012年12月30日,北京,以“民生幸福·成就中国”为主题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历经3个月评选,成都从5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高荣誉大奖——中国最美幸福城市大奖”。
作为一项完全由群众投票产生的奖项,这份沉甸甸的大奖,充分体现着人们对成都这座城市幸福感的高度认同。
幸福感的背后,正是执政者有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刚刚过去的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正呈现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增长13%,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从2007年的第6位提升到第3位;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9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1元……
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上3000亿元台阶,汽车产业、食品产业成长为1000亿产业集群,新增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工业企业2户,工业集中度提高到81.4%;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新增银行机构3家,接待国内外游客1.2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1亿元,会展业直接收入50.2亿元;完成排灌渠道整治745公里,新增节水灌面2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6.9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69%,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80%……一组组“给力”的数据,折射出成都市产业发展的显著成绩。
2012年,成都市大力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牢实体经济支撑,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9亿元,增幅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00.3亿元,26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5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48.1亿元,实施271个农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5.2亿元。
一个更有活力的产业体系,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加便捷的交通枢纽
2012年7月28日,靓丽大气的双流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入试运行,成都航空枢纽迈进“双航站楼+双跑道”时代;2012年12月13日,双流机场年内运送的第3000万名旅客飞抵成都,标志着双流机场进入世界最繁忙机场行列,继续稳居中国航空第四城——2012年,成都市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是成都市交通枢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一个全域覆盖、高度通达、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体系也正在1.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快形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全线铺轨,成渝客专、成灌快铁彭州支线克难推进;公路,成德绵、成德南、成自泸高速及成新蒲快速通道建成通车,第二绕城、成安渝高速成都段加快建设;城内,2.5环全线贯通,中心城区智能交通信息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营,新增公交车2000辆、公交专用道330.8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6%……
更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2012年12月31日前主车道贯通,今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对社会车辆全面开放——总长31.3公里的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道路(元华路南延线、天府大道南延线、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东西沿线)一期工程,将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两大极核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纵一横”骨架道路建设,是成都市天府新区建设在2012年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进展。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天府新区产业发展成效同样显著,仁宝、纬创、中粮西南粮油加工基地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签约引进扬子江药业生产基地、东丽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9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39.6亿元。
“北改”工程在2012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熊猫大道、交大路、解放北路等6条骨干道路提前通车,昭觉寺南片区、曹家巷等23个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海宁皮革城、金牛万达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竣工投用,荷花池、五块石、金府等传统市场加速调迁……
天府新区“吸引力”倍增,“北改”的作用和效果愈发显现,成都城市现代进程,正在加快提速。
更具活力的对外开放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往往被认为是衡量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杆”,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2012年,随着瑞士雀巢、罗氏制药等2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在成都投资兴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33家。
今天的成都,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而随着财富全球论坛的即将举办,成都的“财富”效应更是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2012年,成都市外商投资实际到位85.9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3198亿元,分别增长31.1%和24.7%;实现进出口总额475.4亿美元,增长25.5%,其中出口总额304亿美元,增长32.4%,增幅为副省级城市首位;驻蓉外国领事机构增至10个,新增国际友好城市2个。
更加幸福的民生感受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7月17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成都被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数据显示,2012年,成都市城镇新增就业21.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9%,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一年时间,成都市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财政投入资金368亿元,增长38.8%,其中,市级投入资金240.4亿元,区(市)县投入资金127.6亿元,紧贴市民需求组织实施民生项目938个。民生工程呈现出不少新亮点:率先在全国建立医保谈判机制,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提高15%,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城市低保标准的75%,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4%;新增筹建养老床位8130张;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开工4.5万套、竣工1.8万套,发放租赁补贴9600户;全面实施安全社区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率先在全国建立肉菜溯源体系……
社会事业也在不断加强。2012年,成都市累计建成530所公益性幼儿园,完善了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亿元,成都市规划馆建成免费开放,成都博物馆新馆主体竣工,成都档案馆新馆开工建设。记者 黄颖 摄影 张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