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始终把发展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但是,投资绩效到底怎么样,征地拆迁、失地农民补偿是否及时到位,环境保护是否达到要求,下一步发展要注意什么,等等一系列事关发展、民生等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想做到、又难以做到“心里有底”。
针对这一问题,最近,四川省审计厅首次集中组织8个市审计局开展对绵阳、攀枝花、泸州、广元等市(州)产业园区的投资绩效与财政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力求回答“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财政运行管理”三个主要问题。
截至2012年底,四川各类园区已达到204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3个,省级园区41个;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园区51个,超500亿元园区7个,超1000亿元园区2个,其中成都高新区率先超过2000亿元;园区已开发面积1506平方公里。
这次审计涉及成都·阿坝工业园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等10个产业园区。
土地利用情况是审计重点之一。揭示建设进度缓慢,产生效益迟缓,土地闲置以及被骗取等问题;计算投资强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园区发展情况也是审计重点。揭示园区产业集中度低、或主导产业已经发生变化等问题;计算园区产出强度,反映产出绩效;了解园区企业从业人数,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揭示招商引资不到位,虚报招商引资成果问题;揭示越权审批和未经审批上马项目,以及未进行环评验收或弄虚作假的问题。
财政运行管理情况是审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对财政的贡献程度;二是财政对园区的投入情况,揭示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的问题;三是减免、返还和拖欠财税收入的情况,揭示获得减免和返还的企业生产规模小、效益差,不符合财政资金扶持方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损失浪费的问题;四是征地拆迁补偿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揭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征地补偿款,以及未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和拖欠社保资金的问题;五是政府性债务情况,揭示园区债务偿还风险和后续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六是园区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全部收支是否纳入预决算,是否设立金库,是否完整编制预决算报表,并报人大审批。
目前,现场审计已经展开,近100名审计人员将在审计现场持续工作40余天,至年底前完成这项任务。这次审计成果将为产业园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