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成都高新区实施标准化战略 率先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组图)
2013
10/21
14:46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左二)一行在英特尔成都公司调研标准化建设情况

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右)为中光高科董事长王德言颁发四川省首个“标准创新贡献奖”

近日,“中国西部硅谷”成都高新区以全国最高分107.1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验收。至此,成都高新区在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上再添一个重量级驱动力,成为全国10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一个集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全国知名品牌、国家知识产权于一身的“三示范区”。

“得标准者得天下”。纵览世界产业风云,标准竞争时代早已拉开大幕。从奋力追赶到领跑全国,成都高新区在国际国内标准舞台上不断谱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标准目光:瞄准全球高地

作为全国第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以标准创新为重要支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中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国(ISO)常任理事国后,国标委重拳推出的第一个寄望于“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有所作为”的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省市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四川省省长魏宏先后3次莅临高新区检查工作,总局副局长陈刚、国标委主任田世宏、副主任方向、孙波、工业二部主任戴红也曾先后多次亲临高新区指导示范区创建工作。

创建以来,高新区按照“围绕产业抓示范,抓好示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技术创新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示范基地,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基地,逐步走上了一条“标准与产业联动、目光向世界看齐”的标准化发展之路。

2009年底,伴随着高新区创建标准化示范区的步伐,《成都高新区标准创新工作重点发展纲要及实施指南》(2010年~2015年)正式发布。这份既适合自身发展、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发展战略,为该区加速形成“支持一项标准、带动一批企业、提升整个产业”的标准化新模式指明了方向。

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保障,高新区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亲自挂帅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和考核内容,同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交流经验,跟踪督察,有力促进了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还每年斥资数百万重奖一批取得突出成果的标准创新企业和标准领军人物,使标准化活动在该区蔚然成风。截至目前,该区已编发标准化调研分析报告及标准化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和制度15项,培训部门、街道和企业标准化人员3000余名,培养出标准化工程师137名,并为10名坚守标准化岗位30年以上的高级工程师颁发了《标准化工作荣誉证书》。

与此同时,该区先后建成第一个国家标准科学数据成都备灾中心、高新技术标准孵化工程中心、高新区标准化服务中心等3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在标准化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上,高新区已累计直接投入2300万元,间接投入2亿多元,无论是总量或增幅均在全国所有示范区中位居第一。

作为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最为聚集的区域,“国际大项目多、世界500强多、国内顶尖项目多”是高新区最大的特色。为此,该区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突破口,精心提供“事前导航、事中引航、事后护航”的全程服务,实行标准化服务与重大工业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有力促成了富士康、德州仪器、万国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和投产,实现了国际知名品牌“高新造”的辐射放大路。

风物长宜放眼量。瞄准全球高地的标准目光,使高新区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竞争力日益凸显。目前,该区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工作组3个,制修订国际标准9个,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企业数和采标产品数是示范前的2.5倍,出口产品达到100%,组织召开了制冷器具国际标准修订国际研讨会、英特尔国际标准质量研讨会、2011年亚太雷电防护国际论坛、ISO/TC256国际标准会议等一系列重量级的国际标准化会议……沐浴着标准化的春风,高新区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阔步迈进。

标准龙头:挺起产业脊梁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是成都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也是标准数量集中、标准话语权很重的领域。作为生产与标准的主体,高新区的众多企业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与创新投入了最大的激情,涌现出一大批依靠标准驱动实现产业升级的领军企业和第一品牌,它们在行业竞争甚至与国际巨头的交锋中牢牢掌握着“话语权”。

国腾电子在参与“北斗卫星”等高科技军事项目中,不断推动企业军民技术融合及标准化工作,走“军标民标相得益彰相互融合”的标准运作模式,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成标准,使北斗终端既能满足军方需求,同时也在石油、铁路等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总参和国防科工委在西部命名的首个“军民结合示范单位”。

大唐线缆作为主要牵头单位起草制定了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TL.79《用于微管气吹安装的光纤光缆及组件》,并借此成功跻身国际一流通信企业之列。

硅宝科技通过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成功打破美国GE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振兴了民族工业。

美幻科技作为中国地震预警领域的领跑者,不断填补地震预警技术及标准空白,引领世界地震预警未来……

与此同时,标准化的领先步伐,为众多新时代的产业英雄打开了另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硅宝科技、依米康、银河磁体、国腾电子等24家企业纷纷敲响“上市”大锣,占成都市的一半,创业板占全省的一半,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标准成就未来。随着标准成果遍地开花,九洲公司荣获中国首个RFID标准创新贡献奖,大唐线缆、硅宝科技等一举囊括成都市政府首届标准创新3个“一等奖”,大唐线缆荣获全市首个全国卓越绩效先进单位,通威集团入围首届中国质量奖,中光高科入围首届成都市政府质量奖……高高昂起的标准龙头,挺起了高新区的产业脊梁。

标准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一台秤,如何在标准创新的魔力下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九洲电子正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通过该区在全国率先实施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行动”,九洲电子在研发生猪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射频识别计价秤过程中,将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同时计划、同时进行、同时完成,仅用37天就生产出国内第一台RFID计价秤并实现了产业化,当年产值就达到2个多亿,荣获中国首个RFID标准创新贡献奖,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领导评价为“最廉价的产品创造了最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是高新标准的功劳,是创新的力量”。

“九洲效应”,只是成都高新区大力实施标准创新战略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标准化模式创新、标准化服务支撑创新、区域优势标准创新,积极开展“科研标准产业同步、标准知识产权互促、军标民标融合、联盟标准孵化”四大行动,产生了“九洲效应、华赛效应、国腾效应、联盟效应”四个典型效应,形成了政府促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五个机制,取得了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增强、科研成果转化率显著上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五大成效。

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高新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先行先试,涌现出一大批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标准创新成果,多项工作位居全省第一。高新区发布了全省第一个联盟标准,制定了全省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实施了全省第一个标准化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标准创新激励资助政策;大唐线缆是全省第一个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的起草者;华为赛门铁克是全省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中光高科董事长王德言是中西部第一个荣获“中国标准化榜样人物”的企业家、菲斯特科技总经理吴庆福成为全省首个“中国标准创新杰出人物”……目前,西部唯一的国际化组织秘书处已落户高新,园区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36项、行业标准171项、地方标准24项,制标总量是示范前的10倍,70%核心科研成果通过标准化实现了产业化,推动“高新制造”向“高新智造”转变。

随着标准量的几何倍数递增,高新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标准创新之路。近年来,高新区在全国首创了“标准品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园区发展的标准品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帮助39家企业融资近2.5亿元,推动23家企业成功上市。与此同时,高新区还主动承担了国家科技部4项标准创新科研项目,系统形成了18个卓有成效的调研成果,公开出版了2本标准科普书籍,其中12篇调研报告在第九届、第十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在全国所有示范区中排名前列。

标准魔方转动高新奇迹。随着标准示范效应和产业集聚优势不断凸显,14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知名企业扎根高新、竞相发展,飞利浦等12家世界知名企业在高新区设立了标准办事处。目前,全球八成iPad为“高新造”,全球每两台电脑所用CPU就有一台“高新造”,全国首个“微电子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落户高新。2012年,高新区产业增加值达883.1亿元,是示范前157.5亿元的5.6倍;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亿元,成为四川省第一个迈入“2000亿元俱乐部”的工业园区。与此同时,创建活动使高新区率先走上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企业效益全国第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国第二,孕育创新能力全国第三,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全国第三,综合实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第四、中西部第一。

高举质量效益型“第三次创业”大旗的高新区,正用标准为时代立传!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