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江安县怡乐镇新民村的生态葡萄园内,迎面而来的就是葡萄的清香,占地300亩的葡萄园内几个工人正在采摘葡萄进行包装,“这190件葡萄是运到泸州去的,那边有一个老板定来送客户的。”合作社社员张小玲说。
10年前的张小玲才30多岁,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家中三个女儿的相继出世,加上家中两个老人要供养,生活非常拮据。“以前看着其他年轻女同志打扮地漂漂亮亮的,我都只能想想,三个孩子能和老人能够吃得舒服点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可能去买新衣服。”张小玲说:“由于孩子小为了照顾好她们,我们两口子出去打了几次短工还是回来种水稻。每100斤水稻当时卖60元钱,每亩种得好也就是1200斤左右,除去300多元钱的成本,每亩也就结余400元了,除了生活,小孩读书家中没有任何结余,我们商量着最多能让一个孩子读书。”
2003年,果农李锦林带着去龙泉、眉山考察回来的葡萄种子动员大家专业化种葡萄。张小玲夫妇毅然将家中的3亩水田放干试种葡萄。张小玲没有想到的是,3亩地里种出了400斤葡萄,当时的市价卖出1.5元每斤,除开6000元的本钱,他们赚到了12000元。每亩4000元的盈利等于他们种10年的水稻。随着2009年葡萄专合社的成立,100多户农民加入了进来,走上了一条新型农民的产业发展路。
现在张小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盖起了楼房,大女儿和二女儿也先后考入了重点大学。“现在生活好了,葡萄园不忙的的时候,我下午就去打打牌,晚上就去跳坝坝舞,以前梦想的生活终于实现。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们读上了书,没有辍学,能学到知识。”张小玲说。
“除了葡萄专合社以外,江安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已经日趋成熟,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合组织196个,吸纳了数千户农民家庭走上了产业化生产的模式。他们既是合作社的股东、又是合作社的员工,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其中我们县宿根高粱专合社创造了每亩产千斤粮食收入上万元钱的奇迹,德康生猪基地的建成投产,将开启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模式。配合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的同步发展,”江安农业模式“正用豪迈的步伐走在川南地区的前列。”江安县农业局纪委书记蒋长友说:“江安有很多很多的张小玲,他们的生活随着城市大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盖起了楼房、买好了小车,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江安的55万人都能过上张小玲式的生活。”
江安作为全市农业大县,随着去年3月全省春耕工作现场会在把江安作为参观点后,粮食作物、牲畜、竹林产量等成倍增长,江安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种植基地产出全宜宾30%以上的高粱,面积位列全市第一;“怡乐大葱”“蜜本南瓜”2个万亩示范区的建设让江安的蔬菜走上了川内外的市场;“梁+茶+菊”的江安幼年茶园模式成为全国产早茶最早的地方;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的入驻开起了江安“绿色农业循环发展”的新篇章,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已走出了江安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