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成都市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黄玉蛟表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期待能切实执行到位,成为成都民营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器。
“33条新举措太给力了,我们有信心把蛟龙工业港转型升级为千亿园区。”昨日,刚刚从北京捧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殊荣的香港蛟龙集团CEO、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接受成都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使他对未来事业发展更有信心。
“蛟龙模式” 进入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近日,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昨日,远眺生态化的工业园区,黄玉蛟向成都晚报记者动情讲述“中国梦”:“入围500强,证明了我们多年来护航小微企业发展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将园区内1000多家企业的创富梦会合起来,奏响气势磅礴的民富国强交响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黄玉蛟说,蛟龙工业港做强基础设施,筑巢引凤,环境优美生态,园区实现100%入驻,还有企业排队等候入驻。民营经济在这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力地助推了区域经济的腾飞。目前,蛟龙工业港独创的产城一体化“蛟龙模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好风频来,让蛟龙人更加信心百倍。
新举措给力 期待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黄玉蛟向成都晚报记者介绍了蛟龙工业港转型升级千亿园区的重点项目:
打造“太空城”,利用立交桥理念向空中纵向式发展。一至三层规划为商贸区,引进重型机械销售、商用车交易中心;四至六层为物流分拨中心,主要引进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类项目;七至十三层为新型轻工业产业区,主要引进创意、办公、轻工业制造类企业。建成后,相当于在250亩的土地上再造一个4.36平方公里的园区,向空中求效益,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价值更大化,力争打造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另一个重要项目是27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体“海滨城购物中心”,建成后将拥有直升机俱乐部和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海洋馆、巨幕影院和真冰场。
黄玉蛟说:“33条新举措太给力了!我们有信心在5年内,在4.36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实现1200亿元销售额、20亿元税收,园区常住人口达到40万人,全面实现产城一体化。”
成都蛟龙工业港 入围中国民企500强
8月29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发布了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苏宁、联想、华为位列三甲。川内15家民企入围,比去年增加两家,其中成都蛟龙工业港以189亿元首次上榜,列第16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