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上半年斥资2.1亿 启动百镇试点建设
2013
08/27
14:37

26日,四川省发改委通报全省今年上半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进展。据透露,上半年,全省投入2.1亿元资金,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其中投资1.7亿元,支持21个省级重点镇加快推进12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规划布局:启动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

据介绍,四川今年启动了省域城镇体系和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推进8000个新村聚居点、100个新农村综合体的规划目标分解落实。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探索欠发达和生态脆弱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完成城镇体系和城乡住房建设两个专项规划,并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省内各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积极推进规划统筹。成都市深化完善“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按照“四化同步”理念,进一步深化了一个双核中心城市、4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20个小城市、100余个特色小城镇、数千个新型社区构成的城镇体系建设;按照“四态合一”理念,启动全域村庄总体布局规划编制;绵阳市编制完成城乡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新村规划导则等,并将规划行政管理职能向基层延伸,在全市各乡镇建立机构,实现村镇规划管理“纵到底、横到边”。

基础设施: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

今年上半年,全省投入2.1亿元资金,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其中,投资1.7亿元支持21个省级重点镇加快推进12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方面,加快危房改造与新村规划建设、第二轮新农村示范片、连片扶贫移民攻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项目的统筹实施。

目前,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0万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0%;已完工59178户,占开工数的59.2%。

各地也进一步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自贡市加快建设32个特色小城镇,其中6个重点示范镇建设投资额达1.37亿元,第三批6个新农村综合体开工项目35个,完成投资总额1.35亿元;巴中市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8个重点镇建设投资额达13.65亿元。启动容纳500户以上的新型社区建设,建设中心村14个、新农村综合体5个,聚居点累计达563个。

产业升级: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1-6月,全省工业园区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65.3%,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开发、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75%。

今年上半年,四川按照新型城镇化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城镇新区和幸福美丽新村,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自贡市以18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构建“30分钟生产圈、15分钟生活圈”,打造“准集镇型”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绵阳市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逐步把县城建设成为企业集中地、人口集聚地。

另外,四川全力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自贡市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0户、农民合作组织810户、种养大户2.3万户。大力推广农民土地入股、政府投入折股、企业利益兜底、特色产业全程托管等新机制,形成产业利益合理分享机制;南充市支持引导各地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培育农民增收产业。目前,每个试点镇、村均建有集中连片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建成了万头生猪养殖场、千亩果树林木基地、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等。

公共服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3.7万人

今年上半年,四川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型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1-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3.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7.2%。农民工就业继续保持稳定,上半年转移输出人数达2207.83万人,同比增长4.79%,省内增幅大于省外增幅。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2071.44元,同比增长23%。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加大,上半年人社系统牵头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40.19万人。

省内各地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加快形成。成都市推进试验区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省级试点项目达到5项。继续扩大公益性幼儿园覆盖面,新增公益性幼儿园45所,且均达到三级园以上等级;达州市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行领办支持型模式,由示范学校领办一般学校,城区名校领办区县薄弱学校,有效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全省所有政府办和72.34%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达97.39%。38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取消“以药补医”改革试点,10个市开展管办分开试点。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有序推进,累计派驻医务人员3060人次,诊治病人91万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5万人次。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上半年,全省已有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20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596个,村文化室5万个,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成都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攀枝花“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泸县“农民演艺网”等三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获得国家验收。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保障

上半年,四川加快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实施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8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基本保障范围。在全省10个县(市、区)2500个村开展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实现“小改革、大机制,小资金、大舞台”。

各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成都市2013年为每个村(涉农社区)安排不低于40万元的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南充市探索实施了聚居点物业管理试点。

积极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各地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着力构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议事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并努力发挥其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内江市已成立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411个,村民小组议事会4356个,选举产生村(组)议事会成员32728名、监督委员会成员1755名。

社会保障:3.2万套房源用于农民工住房

上半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47.8万、2433.0万、578.5万、676.0万、661.9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4.0万人。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成都、乐山、巴中、甘孜等市(州)已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归口当地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有序推进德阳、广元等7个市(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不断提升医疗保险待遇,全省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19.3万元和11.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也调整到10万元以上。

加快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上半年,全省318个项目、7.16万套(间)公共租赁住房中已确定3.2万套(间)房源用于农民工住房保障,占可供房源总量的44.7%。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