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四川新型城镇化战略体系及规划发展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回顾二十年四川城镇化发展路径,寻找四川城镇化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这条路径上,广安已经率先出招。8月4日,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接受天府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安已规划3000亩土地用于新型住宅生产基地的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升级和转型,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此前不久,广安党政代表团赴北京考察中国建材集团。侯晓春在市委专题办公会上明确提出,要力争把广安建设成为千亿级的住宅产业生产基地和全国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
转变
“盖房”变“造房”
8月4日下午,广安经开区,骄阳似火。正值周末,路上行人车辆不多。侯晓春告诉记者,新型住宅产业即将成为广安的重要增长点。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正在这里酝酿。
身为为经济学博士的侯晓春算了一笔账。“地震之后,四川的房屋建筑标准明显提高。”他说。但现在省内农村房屋现状是,基本10年重盖一次,屋里屋外,夏热冬凉。传统房屋的结构简单,工艺落后,使用性能不佳,防风抗震能力较弱,房屋老化速度快。建筑方式急需升级换代。
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泥土被大量用来烧砖。一块大红砖3.5 公斤,要烧7斤煤,耗费资源惊人,还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侯晓春看来,未来的农房,不应再是砖瓦结构的传统房屋,而应该是用新型材料造的新型房屋。
除了材料上的更新外,新型房屋的建设方式也会发生变革,用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线上进行墙体预制并到现场进行拼装,新型房屋将实现建筑的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作化、住宅品种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流水作业,最终实现新型住宅产业化。
“新型住宅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把‘盖房’转变为‘造房。侯晓春指出,新型住宅产业,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能够提高建筑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建筑整体质量,降低成本和物耗,实现节能、环保及建筑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是建筑产业发展的更高阶段。
此外,住宅产业化发展,还会催生一批由设计、施工、构件生产、模具加工等组成的新型产业集群,带动材料工业、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环境工程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朝阳产业集群。
候晓春表示,以新型建筑材料工厂等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正是广安重点打造的目标。
创新
3000亩基地打造新型城镇化“加工厂”
住宅产业化的提出,已经有很长时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比例已经很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难如人意。
把新型住宅由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认知,广安正在快速切入市场的盲点—以此思路建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屋。
侯晓春透露,目前,广安所有新农村都停止了“盖房”,准备采用新型住宅材料和方式建造小城镇和新农村农房,大力推广新型住宅。专门设计的样板房已经建好,墙体全部使用新型材料,具有保温、隔热、防风、抗震、通风防潮、经久耐用等优势。“房子很漂亮,冬天比外面暖和,夏天比外面凉快,而且大大提升了房屋的有效使用面积。”
在侯晓春看来,新型房屋生产产业,会是一个崭新产业,市场空间无可限量。“日本最大的产业其实不是汽车,而是1万亿的住宅产业。”他表示,广安和国内知名建筑企业的合作即将拉开序幕。合作的目标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以新型房屋住宅生产基地为核心,打造千亿级住宅产业,推动工业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广安经开区的3000亩土地,已被规划用于新型住宅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各区县配套发展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侯晓春透露,下一步,当地将率先建设2000套新型住宅,打造示范样板,发挥带动作用。
万事开头难,侯晓春说,即使是未来发展方向,这个产业的起步也不容易,但是在起跑线上,广安将抓住机会,先占鳌头,逐步实现住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进而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用具体行动落实省委“三大战略”,领跑全国三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