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潮涌成渝四川民营经济逐浪成势
2021
09/08
16:43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调动区内城市发展的热情,更要凝聚各方合力,发挥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其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我省统筹用好市场力量,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民营经济贡献力量、实现发展的时代机遇。

一年多来,民营企业逐浪成势,其效可期。

南充市蓬安县河舒工业园区内的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赶制汽配产品订单 彭圣洲/摄

新地位

站在新起点,“生力军”大有作为

“川渝两地民营经济的交流合作基础很好,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往来密切。”四川省重庆商会秘书长高玄波说,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又一次把川渝两地推到合作共赢的新起点。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四川省工商联的统计显示,近年来,两地民营企业相互投资领域涵盖电子信息、汽摩配件、智能制造、医药、农业、房地产开发等几十个行业。重庆在四川投资的民营企业达5万余家,四川在重庆投资的民营企业达10万余家。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来军认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带来了至少5个方面的发展机遇——构建区域空间新格局,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作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承建工程项目等新的投资机遇;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和产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盘活经济体系,需要激活民营经济;区域产业重组,为民营经济创造配套良机。

“唱好‘双城记’,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说,东西部发展实践经验显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是国内各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这需要更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多元社会主体积极性,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而民营经济具有机动灵活、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等比较优势,在唱好“双城记”中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新态势

投资合作全面开花,渐成潮起浪涌之势

一年多来,川渝两地民营企业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投资合作全面开花。

作为川商总会会长,刘永好率先宣布了在川渝两地的增资计划。新希望集团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三年期在四川投资5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以屠宰肉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大农业食品产业链;同时,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在渝新增投资200亿元以上,建设年出栏5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现代化冷链物流基地,共建西部医学中心等。

“在双城经济圈格局下,新希望集团加大了在四川和重庆的投资布局。”刘永好说,除了新希望集团,川商总会的很多企业也在行动,探讨与重庆企业在汽车、地产开发、数字化产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将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重点,寻求与重庆企业的合作。在他看来,民营企业不仅要充分认识理解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更要结合企业产业分工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精心谋划融入成渝两地经济建设项目。耿福能也已经制定好与重庆企业合作的路线图:生物医药方面,与存量中药企业并购合作;医疗服务方面,建立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构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康养小镇;考察寻求合作发展特色药材的种植基地,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等。

作为重庆知名的民营企业,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非常看好川渝两地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机遇,公司董事长张国祥表示,他们正不断加深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意义和行动部署的理解,坚持以科技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以生态化产融协同为路径,全力支持双城经济圈的实体产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

今年5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四川省经信厅联合发布首批20家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渝高竹新区榜上有名。作为率先入驻新区的企业,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首家汽车工业设计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看好川渝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的机遇,正在考虑把公司整体搬到川渝高竹新区,与新区共同发展。

川渝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云平台上线,成渝地区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以上……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川渝民营经济各领域合作渐成潮起浪涌之势。

新愿景

交流合作进一步跃升,站上潮头浪尖

四川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川渝本是一家,两地不断探索和深化民营企业交流合作,但就目前来看,主要还是民营企业和商协会零散式、自发式、随机式行为,不成规模和体系,缺乏组织机制和平台渠道。借鉴前三极,长三角有“商会组织联席会议”,京津冀有“非公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粤港澳大湾区有“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等机制和平台。而要让川渝两地民营经济交流合作进一步跃升,那就需要机制更全、渠道更畅、平台更多、动力更强,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格局。

搭建平台方面,目前,省民营办正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市州民营办也在探索共建民营经济示范园。

泸州市民营办与重庆市江津区民营办共同落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泸州—江津”示范区,并印发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清单任务包括产业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开放平台合作先行示范、优化营商环境先行示范、要素自由流动先行示范、工作运行机制先行示范等。为确保示范区实施方案实效运行,决定利用两地区域合作优势,依托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江津珞璜工业园区和川渝“合江·江津(珞璜)”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泸州—江津”民营经济示范园区,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推进、示范带动的效果。

达州市民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积极为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搭建平台。万州、达州、开州三地召开多次协调会议、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召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暨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协会交流合作会,万州、达州、开州三地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联手打造政商联系“服务器”,引导会员企业投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广安市民营办主动对接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协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协同发展“广安—北碚”示范区。

探索机制方面,川渝两地工商联也在探索建立川渝区域性行业性商会联盟。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举行,川渝两地工商联首次联合发布《汇聚双城商协会力量共促成渝经济圈建设》重庆倡议书,倡议两地商(协)会和民营企业探索建立川渝区域性、行业性商会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实现抱团发展。

川商总会组织的首届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暨2020(第四届)天府论坛在成都召开。以刘永好、王健林等为代表的多位知名企业家联合发布倡议,创新提出“五个一”机制,即:共同组建一个联盟(川渝民营企业家联盟)、举办一个峰会 (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成立一个智库(川渝民营企业家智库)、建立一个中心(川渝民营企业家维权服务中心)、创办一个论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川渝民营企业交流合作格局。

汤继强建议,各层级政府部门应构建民营企业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要素保障和长效服务机制。包括面向民营企业开展项目推介,进一步畅通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等等。在数字化浪潮中,成渝地区还可建立“政府·金融·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利用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赋能,加快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成渝地区还可推广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经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发挥力量。

逐浪成渝,愿景可期。

【来源:四川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