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做的国产自主可控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有利于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近日,成都申威常务副总经理霍旭东接受采访时说。成都申威是一家致力于国产可控的“申威”芯片的生产推广和应用研究的企业。2016年,在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夺得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其处理器便是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
2016年年底,为了加快申威处理器产业化推广,成都申威应运而生。“成都申威的发展之路,也是成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霍旭东将企业与城市的关系比喻为“共生”关系,他相信,在成都进行申威处理器国产化推广,“将有更多机会”;未来,成都申威也将在成都构建起真正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谈环境
“成都是最适合我们做这件事的城市”
成都申威坐落于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天府园),园区汇集了众多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成都申威一楼展示大厅里,最显眼的是在“十年磨一剑”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模型。
“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首台峰值运行速度超过每秒十亿亿次(125PFlops)的超级计算机,也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它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在超级计算处理器上的垄断。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是众核异构处理器,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不适合民用,必须针对行业应用进行裁剪和完善。”霍旭东比喻,这个过程就像将一块布裁剪成不同衣服,再适配到不同行业。而成立成都申威的初衷,就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将国产化处理器在全领域进行推广。”
在选择落地城市时,除了成都,北京、上海、西安也在备选项里,综合评估后,最终落地成都。
“成都是最适合我们做这件事的城市。”在霍旭东看来,成都具备很多其他城市不具备的发展芯片赛道的优势,投资经营环境和政府服务意识就是其中之一。人才,是发展芯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落地成都前,对成都的人才属性进行深度分析后,我们发现,因为有电子科大等诸多高校,成都的本土人才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人才到产业,成都的优势产业也大部分依托于电子信息产业。这是成都发展芯片赛道独一无二的优势。”他说,去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首破“万亿级”,为他们的判断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从配套设施来看,他提到,“成都申威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是当时在诸多城市考察里,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最优的园区。包括成都后来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2.0’版本等诸多政策。这些,都充分证明,我们最开始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谈生态
“要建立真正的国产自主的产业生态”
“由于处理器集成度太高,涉及的方面太多,要使一款处理器真正能很好地应用,不仅要有好的硬件设计,同时还要搭配完善的操作系统、底层软件、应用软件等各类生态软件。”霍旭东介绍,申威处理器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指令集的完全国产可控处理器,这是申威处理器的亮点,但也意味着,申威处理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法借鉴现有的成果,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所有底层软件、编译环境、支持软件都需要自行完善。“我们没有办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只能先把自己发展成巨人。”他说,这背后,意味着不仅仅是卖芯片,还要做服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做芯片只是成都申威的一部分工作,从服务角度来讲,申威是行业最上游,要打造一个更好的国产化生态,就需要对下游进行全面扶持,做各类申威处理器应用的研究和各种软件的适配。“通过成百上千的软硬件适配,构建起越来越完善的申威处理器应用生态环境,保障申威处理器从‘能用’到‘好用’再到‘广泛应用’。”
“要建立真正的国产自主的产业生态,前期会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一步步扎实走下去,稳扎稳打,生态建设会越来越快。就像成都的芯片产业一样。”他说。
在行业推广上,现阶段而言,成都申威系列产品主要以电力、金融、交通、城市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应用为拓展方向。未来将建立一个中国自主的、安全的工业和信息系统。
在超算应用上,成都申威还将针对超级计算机开展小型化和多样性的研究,让申威超算技术走入普通大众,帮助各类企业和行业提升算力,研制出性能更加强大的装备和产品。说到此处,霍旭东笑着说:“我自己办公用的电脑,就是我们自己研制和生产的神威计算机系统。”
“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找回‘芯’非常重要。”霍旭东表示,除了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是如此。“但实际上,目前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很多核心处理器,核心操作系统都掌握在国外手里。”
“超算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在发展超算之外,我们还会往下进行延伸裁剪。”谈到未来,成都申威将依托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的研究和应用,把最新的申威各类处理器在全行业进行推广。“在成都,为申威处理器的民用化和产业化,做出更多贡献。”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