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王晓英)近日,达州市委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冲刺“4000亿”、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在会上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任务,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市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任务,推动达州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布局中超常突破、加速崛起。
2019年各项事业成绩斐然
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过去一年,达州推进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
首先,达州聚焦调研抓转化,形成了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的目标共识,编制了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规划和13个专项规划,搭建起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四梁八柱”。
随后,达州聚焦关键抓大事,先后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文旅发展大会、市区体制改革专题会等重要会议,系统研究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强市活区”等重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明、措施更实、态势更好。
数据显示,2019年,达州市GDP预计增长8%、总量突破2000亿元。达州实现第一个千亿用了62年,实现第二个千亿仅用了8年。
过去一年,达州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增长 11%以上,达州高铁南站选址完成,成达万高铁即将开工,西达渝高铁同步推进,营达高速、巴万高速、达州新机场加快建设。
“6+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六大工业集群增加值预计增长11%,全市规上工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增长超过14%,达州经开区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区”,第二工业园区暨达钢搬迁开工建设,正威国际集团投资 550 亿元的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及铜基新材料项目正式落地。
服务业加速发展,预计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增长9%,文化旅游业总收入有望突饭300亿元、增长40%以上;物流业全面提速,四川东向铁水联运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电子信息产品物流专线正式开通,“中欧班列达州基地”快速推进。现代建筑业加快发展,预计实现总产值655亿元、增长27%。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3个县荣膺“中国西部百强县”,4个县区GDP 将超过300亿元,渠县被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9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9%和9.4%。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的动能更足、体制更顺。 达州部署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365项、自主创新改革15项;第一批5个涉改县区减少乡镇77个、减幅36.8%。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各类税费 46.1亿元。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成功引进华为公司等 12家“三类500强”企业1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718.7亿元,全市新签项目186个,到位资金928亿元。
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爱民,发展更有温度、人民更加幸福。达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累计实现70.4万人脱贫、828个贫困村退出、7个县(市、区)摘帽或通过验收,区域性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占比达到 71%,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冲刺“4000亿”建设“双300”
夯实“两个定位”
达州市委明确提出,到2025 年经济总量要冲刺4000亿元,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到2035年城市规模要达到“双300”,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这是一个在达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目标非常宏伟,意义十分重大,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包惠表示,坚定冲刺“4000亿”、建设“双300”目标,夯实实现“两个定位”,是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关键支撑,是达州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路。
冲刺“4000亿”达州底气何在?
包惠表示,达州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近三年,达州保持了8%以上的经济增速,2019年总量突破2000亿元,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奠定了“冲刺4000亿”的坚实基础。
同时,达州有良好的产业后劲,“6+3”产业加速发展,特别是正威国际集团战略开发万亿级锂钾资源及铜基新材料项目、达钢集团战略重组等有序推进,建成后将新增产值1000亿元以上,一批千级,五百亿级,百亿级产业将加速形成。
再者,有良好的开放环境,随着成达万、西达渝等高铁的规划建设,随着东向、南向铁水联运通江达海新优势的加速构建,各类资源要素将加速向达州集聚,“三类500强”企业将加速入驻,开放合作必将促推达州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
此外,达州就城市发展来看,具备地域拓展的空间、人口规模的支撑、功能承载的条件三大客观优势。
2020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GDP力争达到8.5% 突出“六大重点”
会议确立了今年的预期目标:GDP 确保增长8%,力争达到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8.8%、9.4%,力争达到9%、9.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以上。
对此,包惠提出要突出“六大重点”工作。
第一,要坚定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牢牢把握决战决胜主动权。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兑现“不落一户一人”承诺,抓好铁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改善进入达州“第一印象”,确保不发生大的金融风险,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要持续释放投资消费潜力,既要持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又要更加突出消费的基础作用,夯实经济快速发展基础支撑。
进一步加快重大交通、水利项目建设,确保达州机场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早日建成,推动成达万高铁、西达渝高铁等早日开工;同时,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用好国家提振消费的“二十条措施”,打造一批特色消费街区,不断满足个性化、 品质化消费需求,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力争消费增长11%以上。
第三,要大力发展“6+3”重点产业,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突破发展,强力推进现代建筑业发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确保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0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提升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巴山大峡谷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形成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力争建筑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数字经济产值超过500亿元。
第四,要主动抢抓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要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找定位、抓协同;要大力增强中心城区引领带动和集聚辐射功能;要坚定支持县(市、区)加快发展,要突出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第五,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改革活力,大力挖掘开放潜力,要切实增强创新动力。
继续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尽最大努力让企业生意好做、日子好过;确保全年引进“三类500强”投资项目1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400 亿元,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至58%。
第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持续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 10件事”活动,大力提高教育、医疗、 住房、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加强精神文化引领,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百姓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引领力和发展凝聚力。
此外,2020年达州还要紧扣省委今年重点抓的开放发展、服务业发展“两件大事”,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形成“2+3”突破发展格局。抓好“城市发展”,抓好“交通建设”,抓好“乡村振兴”。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以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提升助推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