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村三彩画坊。 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共德阳市委 德阳市人民政府
成都平原经济区德阳
打造四张名片
装 备 智 造 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
实施七大行动
创 新 引 领 行动、协调发展行动、开放拓展行动、乡村振兴行动、文化提升行动、生态优先行动、民生提质行动
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
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到2022年与成绵共同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一番”、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到2020年突破500亿元
德阳再出发
波澜壮阔七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德阳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始终与祖国同行、与四川共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奋力推动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建市以来,德阳经济实现“六连番”,地区生产总值由16.7亿元提高到2213.9亿元,突破2000亿元大关,由全省第7位跃升至第3位。
高举工业大旗,工业强市基础更“牢”。坚定贯彻省委“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加快构建以装备制造为重点的“5+5+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重大装备制造等5大主导产业提质振兴,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均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国内第一。深入推进通用航空等5大新兴产业培育倍增,航天宏华极地超低温平移自动化钻机打破俄、美、加技术垄断,国机重装航空模锻件技术国内领先,神舟系列飞船、大飞机、深海潜水器等都有“德阳制造”。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8户、工业总产值近4000亿元,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动力更“强”。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村民议事、二重债务重整等30条典型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重大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集群化发展、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3大创新改革成效明显,出台18条政策措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落后产能100%退出、煤炭100%关停、库存100%出清。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飞跃,德阳与钦州港、防城港全面合作,开行东盟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德阳产品遍及世界6大洲137个国家和地区,百事、京东、万达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德阳,全市世界500强企业达16家。
坚持成德同城,协调发展活力更“足”。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成德同城率先突破。交通上,天府大道北延线加快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简段、成德绵高速公路扩容等项目全面推进,成德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全省首个城市候机楼建成并正式启用。产业上,凯州新城加快建设,成德共建铁路物流港、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三星堆与金沙联合申遗、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创建等有序推进。民生上,政务、医保、社保、金融等领域基本实现大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医保直接结算、户籍网上迁移一站式办结。
坚持城乡统筹,人民生活质量更“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缩小城乡差距,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人均GDP由1949年的83元提升到2018年的62569元,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6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6。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减贫15.4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2%降至2018年底的0.62%。教育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先后荣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健康德阳深入推进,全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联体建设市、县、乡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4%。全面构建“一核三治”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大建设,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公约不断健全规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更“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实施生态优先行动,大力推动经济与生态共融共赢,成功探索磷石膏综合整治路径,利用能力居全国前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考核“三连优”并获总体优秀,入选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整体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智谷加快建设。
坚持文旅融合,古蜀文化品牌更“响”。德阳文化底蕴深厚,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年画文化、德孝文化交相辉映。成功创建国家旅游城市,着力打造古蜀文化名城,加快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擦亮打响三星堆超级IP,首次拍摄的3D动漫《三星堆荣耀觉醒》在全国上映后,收视率达到全国第2。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开通成德国宝旅游专线,开发建设三星堆博物馆、白马关景区、绵竹年画村等国家A级旅游景区15个,打造国家级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3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5.3亿元。
坚持从严治党,政治生态总体向好。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起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全覆盖体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A计划”,创新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走基层“清风行动”。鲜明干事创业用人导向,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形成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面深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带病提拔问题、赌博敛财问题、“四风”问题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当前,德阳已经站在打拼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全力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四张名片”,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德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