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巴中建成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带 打造农业特色产业
2013
06/19
15:55

6月14日,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强调必须闯出一条山区农业发展新路子。

如何闯出一条新路子呢?

细数近年来巴中市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方面的成功典例,无不贴有“特色”标签。因此,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着力培植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无疑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

现状 发展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

巴中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一是生态优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5%,大气、土壤、水资源均处于洁净状态。根据四川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和环保单位监测,巴中市80%以上的区域符合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要求。通江、南江茶叶主产区土壤PH值为4.5—6.5,是硒元素的富集地区,且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发展特色产品的自然条件。二有品牌优势。全市有42个特色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认证面积达14.3万亩;1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通江、南江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一些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三是重点产业发展已纳入全省规划。根据《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巴中市的马铃薯、茶叶、油菜、蔬菜(食用菌)、蚕桑、中药材等六大产业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巴州区优质稻基地、南江县马铃薯基地和中药材基地、通江县食用菌基地、平昌县油菜基地分获省农业厅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基地命名。南江县、通江县分别被列为全省优质富硒绿茶核心产区和食用菌核心产区。

成绩 建成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带

近年来,巴中市以建设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带、16个农业万亩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川陕渝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茶叶、食用菌、金银花、马铃薯、蔬菜、优质粮油、休闲观光等七大特色产业带140.5万亩,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

巴中市把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巴州区清江镇特色产业园区和曾口镇农业产业园区新增和改造产业基地3万亩;平昌县光辉—太平农业产业园区和驷马—坦溪农业产业园区新增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2.5万亩;南江县元顶子富硒茶产业园和字库—回龙食用菌产业园区新增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2.5万亩;通江县周子坪和碧山食用菌产业园区,新增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2万亩。

由于园区的示范和带动,全市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9.6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85万亩,其中食用菌规模达3.03亿袋,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079亿元;全市特色产业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到51家,其中省级3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2家,产品4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75个;专合组织发展到769家。

劣势 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短板

近年来,巴中市品牌农业正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露出来。全市目前已涌现出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品牌农业”版图已初步构成。但是,还与周边市区和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不平衡。虽然市、县(区)制定出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但由于落实不够,致使园区建设缓慢,产业支撑不明显,配套建设不齐全。二是产业化水平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少,不能带动更多农民进入产业链,且产业链发展不完整,产、供、销三方面的联系机制不够紧密。三是标准化水平不高。因宣传、推广、管理力度不够,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标准难以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缺少一批能展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高标准产业示范园区。

思考

如何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前提。据悉,今后巴中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力争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打造特色品牌必须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以品牌为纽带,打破地区、企业和所有制界限,对资产、生产要素进行兼并整合,创建一流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合作与竞争,为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积极支持企业申报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推荐优势特色产品参与中国名牌农产品、省名优产品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帮助园区产业化企业申请地理标志,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或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和宣传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