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资阳把产业园区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的主阵地
2013
06/17
14:48

把产业园区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的主阵地

———资阳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既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又是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重要路径。资阳市针对工业集中度和城镇化率偏低、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程度不高等问题,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把产业园区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的主阵地,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集中发展、在企业组织上突出集群发展、在产城相融上突出互动发展、在生态建设上突出统筹发展,打造“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全市产业园区建成面积达72.8平方公里,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05.5亿元,全市城镇化率36.5%,工业集中度超过75%。

一、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围绕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工业集中度,狠抓园区规划、产业布局、产业培育等环节,走“丘区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培育集群化”的发展路子。园区规划上,按照“两化”互动、城乡统筹要求,坚持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衔接,聘请同济大学等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启动和完成了成资工业发展区起步区以北50平方公里区域控制性详规和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25.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渝资工业发展区30平方公里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形成了“十园一带”发展格局,资阳机车产业园等4个园区被纳入全省“1525”工程。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园区建成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集中度达85%以上。产业布局上,坚持园区产业布局与区域主导优势产业相衔接,强化功能分区、错位发展、差别竞争,推动造车产业重点向南骏汽车产业园、资阳机车产业园、海大橡胶产业园集中,食品、建材、纺织产业重点向雁江、简阳、安岳、乐至工业集中发展区及四海食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集中,医药产业重点向资阳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集中,节能产业重点向浙粤节能产业园区集中,全市产业园区聚集规模企业321户,形成“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良好格局。产业培育上,采取加快引进高端优质项目、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措施,2009年来引进百威英博、韩国现代、美国皇冠、美国GE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近40个,进一步培育壮大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天然气“1+4+2”主导产业,特别是四川现代商用车、百威英博啤酒、南车玉柴发动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领资阳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2012年,全市主导产业规模工业企业达41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5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4%。

二、关联企业在园区配套。坚持集群化发展、专业化配套的思路,发挥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园区的带动作用,通过以企建园、以企招商、以园招商、“大企业+孵化园”等方式,配套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侧向带动,走“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提升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子,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提升了园区科学发展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抓配套。发挥主导产业凝聚力,以主导产业为轴心,围绕主导产业的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抓配套。围绕全市造车产业,发展海大橡胶轮胎、湖南同心车身等各类配套企业93户,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9.8亿元。围绕食品加工业,发展原料供应、产品包装等近100家关联配套企业。围绕骨干企业抓配套。发挥骨干企业带动力,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围绕骨干企业产业链条前伸后延抓配套。以四川现代为龙头,规划建设四川现代外资、内资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现已签约引进韩国岱摩斯、世钟等7户韩资配套企业。以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南车玉柴发动机、晨风机电、晨风工业等12户企业配套发展,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亿元。围绕重点园区抓配套。发挥重点园区吸纳力,以重点园区为载体,推动关联企业集群发展。浙粤节能产业园已引进节能照明企业、节能装备企业、节能产品检测机构等关联企业25户,目前已有伟光、力达、科芯等8户企业建成投产。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引进北京章光101、成都维奥等关联企业11户。

三、公共服务由园区提供。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和“两化”互动的联结纽带,强化基础建设、功能配套和政策支持,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快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新城。基础建设上,坚持园区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建设一体化,统筹推进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近3年来全市园区基础建设已累计投入80亿元以上,特别是省电力公司投资20亿元再造一个资阳电网、中石化20万立方油库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中石油5万立方油库竣工,为资阳市推进“两化”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功能配套上,围绕住房、入学、就医、购物、娱乐等基本服务,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调配资源,将公共财力向“两化”互动区倾斜,加快配套完善以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文体卫生、休闲娱乐等基本服务功能,尽快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比如在城南新区打造造车、节能基地的同时规划建设了资阳市第一所大学——四川汽车科技职业学院,在城东新区统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和雁江区行政中心建设,等等。政策保障上,支持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建设标准的职工宿舍楼,统筹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小区并鼓励园区征地拆迁户就近小区安置,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用工合同并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职工权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

四、生态建设以园区统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作为重要着力点,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打造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生态新城。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长远”的意识,顺应“两化”互动规律,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按照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建立可跟踪、可检测、可实施的“两化”指标指导和规范产业园区建设,将生态建设贯穿“两化”互动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针,加强规划引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循环型、低碳型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无中生有”谋划节能产业,以浙粤节能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全力打造“节能之都”,加快形成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体系。夯实生态基础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监测点和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加强园区企业运行中的环境保护动态监测,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建立环保部门与经信、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推动园区积极开展规划环评,同时提高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力度,着力构建起从末端治理走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四同步的生态园区建设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