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记者 杨波)7月4日,记者从宜宾市大学城科创城建设情况通报会上获悉,宜宾市在临港新区高起点规划36平方公里(首期12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已与17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14所签署了项目落地协议。目前,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3所高校已全面建成招生,在校大学生由2016年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3万人。留学生人数也由零突破到50余个国家600余人、居全省第2。
为全力推进“双城”建设,同时,宜宾市专门组建市科教投资集团公司,负责“双城”项目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变政府投入为企业投资,市场化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创新实施 “三个一”建设模式,即:“双城”36平方公里土地中,三分之一用于大学教学科研,三分之一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三分之一用于商业商住市场化开发,用城市开发的盈利,平衡大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实现“双城”持续健康发展。
宜宾市围绕全省“5+1”和宜宾“8+2”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四川省智慧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能云谷创新研究中心,与教育厅开展厅市共建“四川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试验区”,引导高校和本地企业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战略基地”,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同时,宜产研院围绕专业优势和产业需要,与五粮液集团公司、天原集团公司等企业开展白酒酿造生产线自动化、氯化法钛白粉新材料智慧工厂等各类“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100余项,有力推动研究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下阶段,宜宾市将持续不懈加快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发展,力争2020年提前1年实现“双10”“双基地”目标,即全市高等院校达10所、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达10万人,建成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留学生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