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没有名川大山 资阳文旅产业如何突破?
2019
07/05
10:18

“资源总量不多,特别是没有名山大川;空间分布零散,碎片化特征明显;发展较为滞后,产品供给不足,产业融合度不高,文旅品牌影响力不够、竞争力不强,消费者主要还是来自本地和周边地区。总体上看,文旅发展最大的问题还是供给不足、供给质量不高。”6月27日,资阳市委书记陈吉明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亮出“家丑”。

省委把文化和旅游发展作为今年要重点抓好的两件大事之一,面对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该如何发挥既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实现文旅产业突破?资阳制定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实现“两个翻番”“两个突破”

资阳文旅产业迎“黄金发展期”

“资阳是巴蜀文化的交融地。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通过近年来的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近3年全市接待游客量年均增长15.9%,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6.3%。”陈吉明说,当前资阳文化旅游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趋势看,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国民性的普遍消费需求,文旅消费市场进入到了快速升级发展阶段。从政策环境看,中央和省上就文化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从自身优势看,资阳拥有长寿之乡、石刻之乡、柠檬之乡、陈毅故里“四张名片”,具备推动文旅、农旅、康旅等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从区位条件看,随着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成渝一体化、成德眉资同城化步伐加快,资阳拥有立足成渝、放眼全国的客源市场,为发展文化旅游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为此,该市明确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实现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入境游人次实现翻番“两个翻番”,天府旅游名县、5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两个突破”,文旅品牌数量和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提升“两个提升”(创建省级以上文旅品牌50个以上,培育文旅重点企业50家以上)。

“我们力争通过5年努力,文旅品牌影响力、文旅市场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把我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文化繁荣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的巴蜀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陈吉明表示。

“五组团、三廊道”

构建内通外联全域旅游框架

文化和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事关发展全局。

“我们将围绕全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抓住成资同城化、成渝相向发展、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资源整合、组团发展,点线结合、串联成廊,业态融合、项目支撑,着力建设五大功能组团、打造三条精品廊道,加快建设巴蜀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凯表示。

据了解,该市将以临空和四张文旅名片为聚合点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建设临空新城·文旅康养组团,长寿之乡?田园休闲组团,陈毅故里·红色体验组团,柠檬之乡·绿色生态组团和石刻之乡·文博艺术组团。同时在此基础上,规划打造“多彩丘陵”美丽乡村廊道、“人文沱江”成渝古驿廊道和“佛心石韵”文化遗产廊道,串联贯通成渝区域合作旅游线路和四川旅游精品线路,构建纵横交错、内通外联的全域旅游框架。

“六大工程”

推动文旅产业加速突破

“文化旅游工作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强的大工程,任务繁重艰巨。”陈凯表示,资阳将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设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创建营销、文旅商品开发“六大工程”。

坚持“建、引、扶”并举,努力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积极探索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旅产业投资公司,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撬动作用;致力招大引强,加快引进落地一批与资阳文旅产业规划相吻合的战略投资者和运营商;大力扶持本土民营和中小微文旅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丰富产品供给。

大力做好安岳石刻、陈毅故居、半月山大佛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抓好石刻、竹编、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挖掘“三贤”、秦九韶、陈毅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时代价值,建好用好历史名人陈列馆和纪念场所。

统筹推进旅游通道建设,畅通周边市场间、县域间、景点间旅游交通路网,打造“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示范线;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加强人行绿道、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自驾车营地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景区、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厕所等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好各类文化场馆和文化服务中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提升行动计划,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川中丘区宜居乡村示范典范、成渝中轴农旅后花园;深入开展“美丽资阳·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厕所革命”,全面提升乡村风貌;走好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路子,规划建设一批以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民俗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文旅示范村和精品农家乐专业村。

重点推动陈毅故里创建5A级景区,保和生态旅游区、安岳柠檬小镇创建4A级景区,安岳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南津镇、文化镇、孔雀乡等争创省级文旅特色小镇;大力实施文旅品牌推广计划,着眼成渝、放眼全国开展文旅形象宣传,积极参与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大力实施节会品牌培塑计划,积极申办国家级和省级节会、赛事、会展等活动,办好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和世界川菜大会,创响龙虾节、柠檬节、烧烤节等一批有影响的文旅节会品牌。

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壮大文化创意和设计人才队伍,深入挖掘开发“老字号”产品、土特产、工艺品、纪念品,推动资阳风物、风味、风景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展示中心、旅游特色购物街区和专业店,推动文旅商品进景区、进酒店、进超市、进机场、进车站;大力发展“旅游+电商”模式,拓展线上市场,打开境外市场。

“四大抓手”

为文旅产业突破提供保障

“发展文化旅游切忌盲目随意,必须做到谋定后动、规划为先。”陈凯表示,该市将按照市级统筹、县(区)主体、区域协同的原则,做好总体规划、组团规划、线路规划、景区规划、项目规划,实现市域旅游规划“一盘棋”。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项目是关键。据了解,资阳正扎实推进市博物馆、“十里沱江”文化康养特色小镇、中国(安岳)柠檬小镇、陈毅故里创建5A级旅游景区等12个已开工重点项目。据悉,该市将建立重点文旅项目库,全程跟进、动态管理,形成加快实施一批、落地开工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局面。

对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的,给予500万元补助,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100亩;对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的,在省级奖补的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万元;对新创建的省级文旅特色小镇,给予一次性补助300万元;对新创建为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万元、500万元……结合实际,该市研究出台了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拿出了实打实的“干货”和政策性“红包”。

刘艺萱 四川经济日记者 汤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