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山区美景。
水磨羌城。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大门。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十个字浓缩出了一幅大美四川画卷。近日,“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作为四川文化和旅游新宣传口号对外发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形象logo也公开亮相。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四川的突出优势,省委、省政府高起点谋划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围绕“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宣传四川优势旅游资源。新口号既是四川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集中表达,也体现了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新logo标识则集四川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大熊猫IP为一体,展现出文创天府的独特魅力。
2019年,四川迎来文旅融合发展新起点。站在发展“风口”之上,四川文旅厚植文化、深挖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做大文旅经济、做强文旅产业、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动四川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
□木易(图片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科学高位布局 做强发展主体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和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遗产闻名世界,藏羌彝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别多元,成为四川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立足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等,全省在深挖大熊猫文化、古蜀文化、天府文化、长江文化、巴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彝文化、“三线”文化、康养文化、高原生态文化、藏羌民族文化、长征文化等基础上,紧抓文旅融合发展的机遇,将有力推动成都建设文旅发展核心区,并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等区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在借力优势资源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四川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发展主体支撑。
今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5年内建成50个旅游特色鲜明、产业实力雄厚、发展环境优良、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效应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天府旅游名县。这是我省以“两办”名义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县域旅游发展的文件。
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全省各地掀起热潮。都江堰市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过程中,通过挖掘“三遗”之城特有资源,塑造都江堰康养休闲旅游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基地和成都康养旅游综合功能区,着力提升宜居宜游城市品质。峨眉山市则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创建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的氛围,重拳整治旅游市场,大力提升峨眉山旅游品质。剑阁县狠抓全域旅游导视系统、高铁站汽车站等旅游集散中心、欢乐谷接驳站等25个项目建设,以“天险蜀道,雄关剑门”的品牌定位,全力打造大蜀道旅游核心点。阆中市则坚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品质革命”,加快打造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是我省做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主体的有效措施,将促进四川把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供给力、四川旅游吸引力、巴蜀文化影响力。
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首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将正式公布,这将推动我省县域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县域旅游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县域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与首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一道公布的,还有今年新获评的全省优秀文旅龙头企业、文旅特色小镇、“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和个人等。贯彻省委战略部署,落实各项优先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我省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推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加强对外推介宣传,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影响力,在深化文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四川旅游品质,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打造文旅融合精品 助推文旅经济发展
在四川,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闻名全球,九寨沟则是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此汇聚。
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精品,是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三星堆博物馆筹建之初,三星堆景区就走上了“馆园结合”的创新之路。三星堆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馆园结合,就是博物馆事业和旅游产业结合,三星堆博物馆定位为融历史博览、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整体布局集独具匠心的建筑、神秘精绝的文物、别具一格的陈列、文秀清幽的园林四位一体。
从2015年起,每年春节期间“三星堆大祭祀”活动隆重上演,神秘而宏大的祭祀场面以及主题活动,吸引了很多观众专程前往。
如今,在全省各大景区,旅游演艺备受追捧。以稻城亚丁景区的央迈勇等3座著名雪山为创作灵感,《亚丁·三怙主》大型歌舞剧于2017年8月12日在亚丁演艺中心首演。此前,峨眉山景区打造的《圣象峨眉》《功夫峨眉》等旅游演艺项目每年吸引游客40多万人次观看,直接为峨眉山景区创收上亿元,目前正加快建设“只有峨眉山”演艺剧场,该项目由“印象系列”总导演王潮歌领衔打造,总占地249亩,其中演艺剧场共有6个观演大厅,每场可容纳1400人同时观演。今年,甘孜州民族歌舞团将全新打造《康定情歌》,在康定实现驻场演出,海螺沟的旅游演艺项目也已提上日程。
为充分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四川省去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部署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在自贡,文旅融合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将通过打造“盐、龙、灯、食”几大文化板块,培育文旅融合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遗址群等众多,除了发展原址观光外,巴中还将红色文化融入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充分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文旅融合成为潮流,新业态更新速度加快。4月25日,成都市倾力打造的文化旅游新品——“夜游锦江”游船项目开始试运行,339电视塔附近的锦江两岸满是璀璨光影,百米长的LED大型投射屏上映出蜀绣、蜀锦等文化元素;东门码头两岸沿线以河堤为“画布”,以杜甫诗作《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创意点,呈现了一幅河中“长卷”;合江亭畔,由《胡音旋舞》《锦城花满》《蜀宫乐舞》等多场演出组成的永陵《伎乐·24》“穿越千年”而来,重现了古时蜀宫夜宴盛景,让游客了解天府文化和成都故事。
4月25日,绵阳市人民政府与广元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加快推动绵广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古蜀道”成为绵阳和广元文旅产业合作的重点——将以三国文化、古蜀文化、红色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绵阳、广元两地区域旅游联盟作用,充分利用“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广元“女儿节”等重大活动构建务实高效、资源信息互通共享的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同时,创建一个5A级景区和打造两条文旅线路也提上日程——将完成七曲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打造绵阳平武、广元青川龙门雪山(官帽山)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和昭化—剑阁—梓潼—游仙“大通道”精品化旅游两条重点文旅线路。
培育特色重点项目 打造新型业态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今年3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名单情况。据了解,2019年纳入全省重点项目名单的文化旅游项目共88个,占全省重点项目总数的12.6%,同比增长57%,其中续建项目58个,新开工项目30个;当年计划投资770.8亿元,同比增长38%。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69个,占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数的78%;成都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等14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均在100亿元以上,占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数的16%。宜宾市竹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米易东方太阳谷国际康养产业示范区、四川天府新区乐高乐园等12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推进项目。
从重点项目区域分布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共54个,其中成都市24个、环成都经济圈30个,占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数的63%。此外,川南经济区8个、川东北经济区18个、攀西经济区5个、川西北生态示范区3个。
从项目业态看,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健康旅游和航空旅游等新型业态,共有56个,占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数的63.6%。总体来看,投资企业已将投资重点从文化旅游传统领域向多个领域拓展和延伸,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越来越受投资企业青睐。
不久前,成都打造“熊猫之都”的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落锤,根据自身资源及城市功能划分为三大片区:北湖片区以智能熊猫为主题,以熊猫基地、熊猫星球、川剧戏曲小镇为核心,运用智能科技展现智慧都市生活,呈现音乐之都、文创名城的美誉;都江堰片区以探索野趣熊猫为主题,溯源熊猫生态环境,体验多样灿烂的蜀国文化;龙泉山片区以逐梦世博熊猫为主题,连接奥体城,以会展经济、电竞赛事为主导,助力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和国际会展之都。
今年,遂宁力争新引进文旅类项目7个以上,推进浪漫地中海、禅香小镇、丝路环球文旅城等20个以上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扶持高成长性文旅企业,力争规上文化企业实现总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6%。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游客文旅体验
随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速度加快,文化旅游体验需同步提质升级,这离不开文化旅游发展软硬件水平的提升。
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四川将从文化旅游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提升软硬件水平,并推动文化旅游便民惠民利民,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的获得感、幸福感。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今年“十个重点方面”以及“六个融合”的总体要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全方位推进,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成效明显,即将出台《四川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清理出境游组团社“质量保证金”为契机,完善出境游旅行社退出机制,并抓好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发布了部分重点旅游产品线路诚信参考价。
作为旅游城市,都江堰市今年以来注重服务要素配套建设,从完善集散服务网络、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搭建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旅游行业管理5个方面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比如:正加速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成灌高铁站南侧增加长途客运站、轨道交通等功能,有机整合多种交通模式,融合高铁、轨道、公路三位一体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体系。此外,还在加快协同推进M-TR旅游客运专线、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机场、旅游集散中心、自驾游营地等重点交通及配套项目建设。
九寨沟县将全力做好九寨沟景区开园准备工作,重点打造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九寨·鲁能胜地等景区,加快完善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民宿;加快丰富旅游业态,积极打造南坪温泉小镇、水扶州历史文化小镇,培育1家旅游餐饮龙头企业,打造2条美食街,认定30家旅游餐饮示范点,举办1次美食节,推动九环沿线酒店餐饮业振兴发展;加快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境内国省干线标识标牌,恢复2处咨询服务点,建设A级以上标准化旅游厕所4处,提升打造1条特色街区,成立1个手工艺合作社,打造1个智慧旅游购物示范点,此外还将继续推进“百名旅游英才计划”,提升旅游从业者综合能力。
夯实入境游基础 发力国际营销推广
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今年,四川将入境游作为促进四川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优化文化和旅游精品供给,发力国际营销推广,形成全省大抓入境游的工作格局,破解我省入境游市场发展瓶颈。
据了解,全省将着力夯实发展入境游的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坚持推广四川的国际旅游核心形象,推广以“三九大”为重点的十大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打造营销一批特色化的四川文化和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适应国际旅游“自由行”、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加大全球旅游营销推广,提升入境游服务能力,通过持续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优化一个政策”“实现二个转变”“补上三个短板”“用好四个平台”和“抓实五个举措”,全面提升入境游工作水平。
接下来,四川将努力实现入境旅游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产品更加丰富、营销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入境旅游的综合效应、辐射效应、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四川的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2018年全省入境游达369万人次,按照入境游年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力争2019年达到405万人次,2020年达到450万人次,2023年达到650万人次,基本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