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泸州:泸县“十大产业”支撑“四年翻番” 酒类产业
2013
06/08
15:49

最近,泸州市泸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现四年翻番力争率先突破的决定》,决定指出,泸县将坚持“产业强县”,抢抓中国白酒金三角、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机遇,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着“创新发展第一产业,快速做强第二产业,突破做大第三产业”的思路,重点发展白酒、医药、化工、新材料、能源、机械、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房地产建筑业“十大产业”,同步发展金融、农副产品加工等其他产业。到2016年,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年均增长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年均增长16%。“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293.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8∶59.2∶21调整到14∶63∶23。

一是加快发展酒类产业。依托泸县基酒优势,以“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一、二线白酒品牌,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入驻企业30家,建成区面积3000亩以上,培育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实施扶优扶强工程,集中扶持或开发中、高端品牌酒,培植自己的酒类大型企业,以龙头带动赢取品牌酒消费市场,同时鼓励酒类企业通过对酒文化的挖掘和酒类品牌的打造,以及泸州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报,拓展酒类产品增值空间。到2016年,白酒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 %;增加值达到111亿元,年均增长22.5%。

2013年,投资完成163亿元,打造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新增建成区面积突破800亩,开工建设10家以上,新增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国之酿酒、天津泰达酒业、川酒仙酒业、汉唐老窖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泸荣酒业、酱久王酒业、华舜酒业等项目,全年白酒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增长28%;增加值60亿元,增长22%。

二是加快发展医药产业。以“泸州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充分利用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规范化、标准化步伐,泸州医药产业园入驻企业20家以上,建成区面积2000亩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加大医药项目引进力度,扩大医药产业规模。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扩大医药产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中要素,整合资源,综合培育和开发以制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保健品化妆品为主的医药产业,构建集生产制药、科研孵化、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为一体泸县产业发展“特区”。到2016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45%;增加值20亿元,年均增长65%。

2013年,大力招引知名医药企业,主动谋求与泸州医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快速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推进泸州医药产业园建设,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新增建成区面积突破200亩,引进入驻企业4家以上;竣工投产杏林医疗器械等项目,加快建设阿斯特医疗器械等项目,开工建设西南药械中心、科瑞德制药等项目。全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1亿元,增长35%;增加值4.4亿元,增长30%。

三是加快发展化工产业。以泸州大洲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凯达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宝利沥青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整合现有化工企业,在临港经济园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临港经济园入驻企业10户,建成区面积突破500亩,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在泸县牛滩镇建立川南民爆化工生产基地。到2016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3.3%;增加值8.3亿元,年均增长23%。

2013年,大力扶持迪邦化工、大洲化工等化工企业发展,推进宝利沥青达产增效。竣工投产年产24万吨石油焦粉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年产5万吨塑料管材生产线等项目。全年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6亿元,增长20 %;增加值 4.2亿元,增长20 %。

四是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以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延长玻璃纤维下游产业链,推进城南工业小区转型升级,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到2016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49%;增加值5.5亿元,年均增长45%。2013年,支持培育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吉祥新型墙材厂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利废墙体材料示范等项目。全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亿元,增长30%;增加值1.7亿元,增长27%。

五是大力发展能源产业。以原煤、非煤矿山和页岩气开采利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煤炭企业技改和页岩气勘探。以长沙庙煤矿等技改扩能为重点,延长以原煤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链,年原煤开采产量达到250万吨,整合30万吨煤炭企业10-15个。抓住壳牌公司县域内页岩气钻采项目实施的契机,配合壳牌公司在县域内钻采页岩气井60口,年产天然气35亿方。到2016年,能源产业产值达到 60亿元,年均增长25%;增加值18亿元,年均增长23%。2013年,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主动配合中石油和壳牌公司做好页岩气开发,完成长沙庙煤矿项目审批。加快建设馨天诚页岩气钻探后勤保障基地及输气工程建设等项目。全年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3亿元,增长30.1%;增加值7.2亿元,增长25%。

六是加快发展机械产业。整合现有机械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科技含量,聚合装备制造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全力打造液压元件、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基础配套产业。到2016年,机械产业产值达到25.6亿元,年均增长17%;增加值6.4亿元,年均增长14%。

2013年,竣工投产泸县红玉机械改建生产厂房和技改设备设施建设等项目,开工建设泸州水源液压机械高性能短纤维包拆解专用设备生产等项目。全年机械产业实现产值16亿元,增长27.8 %;增加值4.3亿元,增长22%。

七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全域商业服务网点,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社区为延伸的城乡商贸网络体系。加快临港物流园、现代粮食产业园、空港物流园为代表的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商贸企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依托神仙桥码头建设、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6年,扶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企业220户,培育发展限额以上企业160户,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年均增长18.2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12.8亿元,年均增长18.2 %。

2013年,重新修订城乡商业网点和现代服务业规划。推进县城商业中心和商贸重镇建设。加快建设临港仓储物流园、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重点县等项目。升级改造城乡农贸市场,努力培育专业市场。开工建设泸县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万福博美家居建材装饰城、川南茗渝汽车商贸城、环球集市(龙福商业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成渝建材交易市场等项目,扶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企业20户,培育发展限额以上企业20户。全年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6%;物流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16%。

八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布局,突出区位优势,抢抓发展先机,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龙文化、酒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游。开发以玉蟾山温泉度假区、南宋石刻主题公园、龙桥文化生态园等十大重点项目为支撑的文化体验、高端休闲精品,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泸州医药产业园、龙城文化艺术中心、县城湿地公园为重点的景城一体精品,玉龙湖为主体的休闲度假精品,五仙山、道林沟、万寿山为依托的生态旅游精品,龙桥文化生态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到2016年,文化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年均增长17%;现代旅游业实现总收入31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增加值17亿元,年均增长25%。

2013年,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切实将文化旅游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推动文化旅游与城镇扩展、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新村建设互融互促,加快县城与玉蟾山温泉旅游综合体、新农村示范片与玉龙湖景区互动开发,推进景城一体、景村一体。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抓好龙桥文化生态园旅游示范项目,实现乡村旅游新突破。开工建设泸县龙城文化艺术中心、玉蟾山温泉度假区、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等项目。全年文化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增长17%;现代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6亿元,增长25%,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25%。

九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新农村深化示范县建设,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招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壮大“三主导、三特色”产业,构建“一园两带五区”产业布局。2016年,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花木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出栏生猪140万头,山地鸡出栏450万只。加快新农村建设,力争建成190个新村聚居点、打造12个产村相融新农村综合体。到2016年,现代农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年均增长5%。

2013年,依托省级第二轮新农村深化示范县、省级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等项目,重点抓好龙桥文化生态园综合体的升级打造,强力推进“两港示范片”、“川渝示范片”建设。以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和粮经复合基地重点县建设为载体,整县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建设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25个,扶持种粮大户200个,确保粮食总产54万吨以上;壮大蔬菜、水果、花木等特色产业,建成1.5万㎡的蔬菜育苗展示中心、10个500亩以上蔬菜示范基地、10个500亩以上规范化水果基地,花木种植面积达到5.1万亩。加快现代畜牧业重点建设,提高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水平,建成龙眼+林下山地鸡等高效益生产基地6个。加快建设国家级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川南生态蔬菜科技园、龙桥文化生态园蔬菜育苗展示中心等项目。全年现代农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增长5%。

十是大力发展房地产和建筑业。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从业人员20万人以上,年均成建制劳务输出16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实现一级建筑企业5家以上,培育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建筑企业1家,超过50亿元的建筑企业1家;建成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1家,生产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建成泸县建筑业培训中心。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到2016年,房地产和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6%。

2013年,成建制劳务输出人数17万人,完成建筑面积750万平方米,实现劳务收入28亿元;晋升二级施工总承包资质2家,发展专业承包企业1家,发展劳务企业2家;建成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1家,建成节能门窗生产企业1家。加快城西新区开发,启动城南新区建设,科学布局工业生产区、商住配套区、休闲旅游区,打造产城一体、景城一体的宜居宜业标杆新区。竣工投用公租房464套,开工建设2013年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佳泰•康桥1号、福蟾滨城、凤凰居、蓝山公馆等房地产开发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