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记者 张琳琪)2月21日,遂宁经开区召开打造遂宁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样板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遂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和平作动员讲话,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拥军总结了2018年全区经济工作并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
去年GDP增长8.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
去年,遂宁经开区GDP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08亿元、增长1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97亿元、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完成10.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5258元、15034元,分别增长8.8%、9.3%,完成进出口总额21.37亿元。
会议指出,遂宁经开区经济社会建设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优、主导产业带动性不强、产业融合度不深、改革创新能力不足、城市功能配套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为此,经开区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科学发展、领先发展总体取向,围绕“现代产业城、魅力经开区”发展愿景,以建设“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着力构建“一区两翼、产城一体”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全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经开区样板,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发展新格局
引领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遂宁经开区将着力构建“一区两翼、产城一体”发展新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区”:即,以西宁片区为重点,涵盖火车站片区以及北固、嘉禾、九莲片区等城市区域,依托康佳电子科技产业园、联恺光电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创维西部产业园,以及摩天时代、特康科技等新兴产业项目,打造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聚集高地;依托高铁场站和动车运营所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发展,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标准推进城市能级和产业层次上档升级,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发展“主引擎”;力争到2022年,实现区域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
——“两翼”:即,以南强、富源、龙坪为“南翼”,依托康佳PCB产业园、英创力、志超科技、喜之郎、新绿洲等重点企业,加快推动现有的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印染等产业上档升级,壮大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工业聚集区;加快启动城市副中心功能配套建设,推动城市建设品位提档升级;力争到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以凤台、新桥为“北翼”,突出发展科技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形态,着力壮大以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为主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数字科创产业聚集高地,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支撑;加快推动凤台大道、涪江六桥、唐家渡电航、防洪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到2022年,区域城市主体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产城一体”:即,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强化产业发展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有机统一,打造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板块;加快三次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统筹“产与城、城与乡”,促进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城市空间更加合理、经济要素协调联动、服务功能相互配套的发展新格局。着力建成“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入全国百强、综评考核保持全国百强。力争到2022年,在2017年基础上基本实现“三个翻番、四个提升”。
——“三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力争达到12亿元。
——“四个提升”:即,实现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能力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占比力争达到80%以上;坚持集约节约发展,坚持“亩均论英雄”,新引进项目投资强度、主营业务收入、税收效益分别达到200万元/亩、300万元/亩、10万元/亩以上。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大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实现城市建设品质大提升,加快观音文化城、创新创业城、宜居宜业城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和畅通工程,彻底缓解城北片区拥堵问题。实现民生保障水平大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000元、2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