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空港花田里的“大熊猫一家”。
双流综保区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成都中电熊猫厂房。
双流航空枢纽物流基地。
双流大型商业综合体海滨城。
双流中心公园。
双流凤翔湖公园一景。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一年来,成都市双流区牢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适航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创新创造、培育城市新动能,立足全面开放、打造营商环境,立足宜居宜业、建设空港公园城市,各项重点工作均有力推进、做出成效。2018年双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9.5%。
□罗子欧(图片由双流区委宣传部提供)
A增强动力
打造全球一流显示产业基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二期计划2019年3月实现120k满产,一年以来,中电熊猫8.6代线项目全体建设者奋力创造‘熊猫速度’‘成都速度’”。2月11日,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在多功能厅举行“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会”,成都中电熊猫董事长孙学军话语铿锵有力。
无数机械手臂有序运作,玻璃基板在不同机台间运转衔接,薄如蝉翼的液晶面板一张张下线……这是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的场景。
春风化雨。一年来,成都中电熊猫全体干部职工肩负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发展答卷。项目一期于2018年10月全面达产,二期生产设备搬入90%,预计2019年一季度达产后实现月投入120K张玻璃基板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约90亿元,是双流区重点培育的“独角兽企业”。
凝聚技术力量创新产品研发
“要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多做努力,加快先进技术的生产导入与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储备,增强产品竞争力。”成都中电熊猫制程技术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李向峰说,从项目建设开始,成都中电熊猫就启动了5道光罩工艺研发。相较传统的6道光罩工艺技术,5道光罩工艺在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生产流程可以减少一次光罩循环周期,缩短2天以上生产时间,降低制造成本5%,提升16.7%产能。
“这项工艺很多国外厂家两三年前就在做,但是没有做成。如果我们能够早日完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大大增强。”李向峰说,在此目标下,技术团队去年春节时放弃休假,过年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继续开展技术研发。“早日实现新工艺的开发是我们所有人的期待。”
李向峰介绍说,该公司工艺技术团队有研发人员80多人,平均年龄仅有23.5岁,有不怕失败、敢于尝试的勇气。通过夜以继日的实验,2018年3月18日,首款58吋5道光罩工艺面板成功点亮。
这个春节,李向峰又没有回家过年。“我们工艺技术部门要加班加点对一款新产品进行开发。”李向峰说,2018年是一个技术积累期,2019年他们将继续对4道光罩及更高迁移率的金属氧化物技术进行研究与产品升级,并在铜配线阻抗和第二层铜合金技术运用上进行技术创新,在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的同时满足超窄边框、曲面、高透过率等技术要求。
推动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有速度有质量,成都中电熊猫在2018年不断上演研发生产热潮:3月18日,首款58吋5道光罩工艺面板成功点亮;5月31日,5道光罩第二条工艺路线面板成功点亮;4月一期实现量产,9月实现60k满产。二期于年底具备40k产能。
技术工艺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够立刻实现量产。“从6道光罩创新为5道光罩,产能提升,但是过程中产品结构会发生变化。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达到控制静电的效果,必须通过调整设备参数来实现。”公司第一工厂阵列制造部部长蒋雷说,设备参数有成千上万个组合,他们需要在这中间找到一个最符合要求的,为此累计进行了20多次开发测试和效果验证,终于快速达到了特性指标。
2018年10月,所有生产指标全部达标,良品率达到量产标准。当年面向国内主要电视制造和代工企业实现销售超过一百万片。
“我们有信心于今年3月实现120k满产。”公司行政法务部副部长马群介绍,“双流造”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已经成为现实。
站在成都中电熊猫第一工厂参观通道向下望去,空旷的厂房内形态、大小不一的机械手臂在每一道工序上有序地搬运和投送物料、抓取玻璃基板、为玻璃面板镀膜……这一幕幕场景就像科幻大片中的镜头。
“一块玻璃板在前端车间进入生产流水线变成一块高清液晶面板,要经过10天近200道工序,才能下线点亮,整个过程是机器手臂在操作,电脑程序自动操控。”马群表示,作为智能制造的践行者,成都中电熊猫智能制造新模式已经覆盖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领域,同时在质量管理上也加强了大数据分析应用,积极导入图像识别、机器人学习等新技术,努力打造质量管理系统2.0版,进一步提升产品检测质量和智能化水平,“我们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工厂,努力推动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铆足干劲 奋斗书写答卷
“成都中电熊猫将加快推动企业全面创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成都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发布会上,孙学军介绍了成都中电熊猫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企业的支持。
中电熊猫8.6代线项目占地1021亩,总投资280亿元,自2016年9月28日正式开工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工作机制,历时16个月建成投产,创造了液晶面板建设项目的“熊猫速度”“成都速度”,成为全球液晶面板项目建设的样板典范。
为加快项目建设,创建“省项目协调小组—市推进领导小组—区建设领导小组—园区推进工作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采取挂图作战、部门联动、现场办公三大举措,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制定详细的任务“进度图”、具体“施工图”、人员“责任图”,开展项目大会战,创造了20家施工单位、80余个班组、1万多人同时规范作业的施工盛况。
一年来,双流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助推中电熊猫做大做强。与中电熊猫全体员工一道,铆足干劲、奋勇拼搏,全力服务保障企业生产运营、工艺创新、量产爬坡。双流区成立了项目推进办,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抓好基础设施、政策扶持、配套企业建设3大类、14项重点保障工作,220KV(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用、再生水厂建成投运,及时兑现了建设团队奖励、场平专项补贴,企业关心的电价优惠、综合补贴、银团贷款等问题逐一落实到位。目前,中电熊猫主流产品量产订单超过120万张玻璃基板,客户覆盖冠捷、长虹、海尔、小米等国内外30家TV品牌整机商,正加快成长为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领军企业。
B 牢记嘱托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支持推动成都中电熊猫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双流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双流区坚决把省市决策部署一件一件落到实处、一项一项抓出实效,砥砺奋进步伐铿锵,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致力走出具有空港特色发展新路
一年来,双流区牢记嘱托,制定6个方面56项贯彻落实举措,确保将殷切嘱托转化为具体实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系统谋划新时期发展思路,明确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战略目标,致力走出具有空港特色的发展新路。2018年双流区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区排名第37位。
大力发展航空经济
一年来,双流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立足航空特质和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构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适航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等航空核心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绿色能源等航空关联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空港商圈,启动空港商务区规划建设。巩固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引进落户中国东盟自贸合作中心,启动申报进口生物制品口岸,新签约马来西亚国家馆。成都中电熊猫8.6代液晶面板项目点亮等3大事件成为2018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之一。
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
一年来,双流区“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打造省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启动“四川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西南联交所军民融合分所正式投运,电子科大产业园被工信部授予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打造校院地企协同创新共同体,全省首个川港科技创新人才基地挂牌成立,西航港科技企业孵化中心获批国家级孵化器。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36位。
全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年来,双流区“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全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召开“牢记嘱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制定支持适航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案,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简减并重深化“放管服”改革,280项涉企审批事项入驻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省推广;宣誓当好企业服务生,常态举办“企业咖啡时”活动,设立联络员和服务代表开展“一对一”服务,政企沟通更加顺畅。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政府搭台、“银保担”联动助力企业增信融资。位居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第18位。
立足宜业宜居 建空港公园城市
一年来,双流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双流国际航空港和杨柳湖、怡心湖、永安湖“三个城市中心”,着力构建“一港三心四组团”空港公园城市格局。加快打造空港文创赛事名城,黄龙溪华侨城农创园基本建成。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实施空港中央公园、空港绿道等重大生态景观项目,1.5万亩空港中央公园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绿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经验和社区治理经验,向全国推广。
新的一年,在奋进的道路上,双流将继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