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观察
2018过去,2019如何开启?1月7日至8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召开,大会对当前经济工作进行分析和布置。梳理2018年是重点,谋划2019年更是关键。
无论是主会场的整体态势分析,还是各小组的分组热议,对于2019年,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成都满满的信心。
主干责任落实之年、城市“东进”关键之年、营商环境建设之年——三个“年”字,透露出新一年“主干”成都的谋与动。□本报记者张明海蒋君芳张红霞
A
主干责任落实之年: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助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上,成都动作频频: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签署框架协议并在成德、成绵等区段率先实施;成都国际班列组货服务覆盖攀枝花、泸州、广元等地,市州货源发运总量的比重同比增长270%……
会上披露的另一组数据,或许更为直观:2018年成都已制定“支持企业川内梯度转移10条”激励政策,成都企业市州行签署投资协议183个、总投资达932.1亿元。
2019年,成都将在继续做强“主干”支撑的基础上,将“主干”责任继续深化落实,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据了解,成都将充分发挥“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主动为各市州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开放合作搭台、生态建设助力,共同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成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外,还提出“总部成都”建设计划,探索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区域利益分享模式,构建“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新型合作关系,支持市州在成都设立营销总部、研发中心和招商机构。
“引导投向总部成都的大项目建设,促进总部经济高能级项目生成、落地,促进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大力培养企业总部,使总部经济发挥功能性、区域性的带动作用。”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羽表示,今年成都将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全省战略中,全力协助兄弟市州加大拓展力度。
B
城市“东进”关键之年: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物量”
以“东进”战略引领城市格局“千年之变”,成都打开发展“第二主战场”。
2018年以来,这一“战场”的战绩可圈可点: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成龙简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80亿元、增长13%,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空港新城空间架构初步形成。
2019年,被成都确立为“东进”战略实施整体成势的关键之年。
如何整体成势?成都市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明确表示,今年成都将坚守战略目标,聚焦基础工程,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物量”,全力推动“东进”战略成势成型,加快构建“一山连两翼”空间格局,实现城市发展的“千年之变”。
成都将对标阶段性目标,以全球眼光、国际视野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努力把“东进”区域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
就在一个月前成都召开的“东进”战略现场推进会上,成都又对“东进”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了再明确再部署。
“‘东进’战略是成都市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现场推进会上,“东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5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12亿元。
C
营商环境建设之年:积极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成都还确定2019年为全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为何将营商环境放在如此重要地位?
“区域之间的竞争,已从比拼优惠政策向比拼营商环境转型,良好营商环境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因素。”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成都营商环境正处于从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向注重软件设施配套、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的关键阶段,需要对标先进、正视差距,尽快补齐软件和质量领域短板。
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成都有硬指标:让“投资西部、首选成都”成为共识,全面提升成都集聚运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力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据了解,为实现这一目标,2019年成都将从“构建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加快补齐营商环境短板、努力营造社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浓厚氛围”三个方面展开,进一步聚焦法治保障可信度、政务资源获取便捷度、投资贸易便利度等关键因素,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成为城市发展新的比较优势。
“刚刚过去的2018年,成都取得的23个城市荣誉,让人印象深刻,就是营商环境持续不断优化的表现。”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锦江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全力打造世界级商业中心和消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