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中心”已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旗舰、中国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的新窗口、成都对欧全面合作的新平台。 本报记者 郝飞 摄(资料图片)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构建四川对外开放新格局
本报讯(记者 李欣忆)1月1日22时30分,澳大利亚籍旅客席尔林·罗伯特·迪恩接过加盖了临时入境许可的护照,成为享受成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第一人”。
经国务院批准,自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对53个国家持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签政策。成都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批实施该项政策的城市之一。同一天,成都航空口岸实行7×24小时“不打烊”通关保障,所有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均“随到随检、快速通关”。
2018年我省对外开放领域成绩斐然:截至去年11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站上5000亿元台阶,居中西部第一;成自宜高铁自宜段全线开工,四川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我省积极落实强力推进,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四向拓展”中,将“南向”摆在突出位置。我省相继出台《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南向开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建立“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川澳合作会议机制”及多个层面合作备忘录,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南向开放的目标和路径。去年9月,广西防城港市首次入川推介,现场签约南向通道投资项目14个,总投资达164.1亿元;我省多个市州与广西北海、钦州港开行定期班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省畅通出海大通道,不断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
我省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出台《关于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实现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探索更多突破性举措。截至目前,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两批共36条经验中,我省共入选16条;获批在川设立的领事机构达17个,居中西部第一;建立275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
交通是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支撑。2018年,我省新开通成都至以色列、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335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14条,航线数量、市场活跃度居中西部第一;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1587列,连续3年领跑全国;四川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达19条。
得益于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当地时间2018年12月9日,由四川路桥集团等承建的北极圈最大跨径悬索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车。四川路桥的国际化之路,是川企“走出去”的缩影。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8年前11月,四川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6亿美元,同比增长58%。“引进来”步伐同样铿锵,截至去年11月,我省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增长8%,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47家,数量领跑中西部。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突出南向东向、着力推动贸易强省建设、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营造良好的开放生态等方面发力,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力争到2020年,四川与南向国家进出口、双向投资、对外工程承包等经贸合作总额3年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到2022年,把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