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绵阳:争当全国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
2018
12/26
10:04

——以“一个目标、五大行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融合发展迈向系统发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伴随着我国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绵阳,这座曾经为我国锻造出“两弹一星”的城市,在奋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又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开始了新的探索与破题。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亲临四川视察时,专门就绵阳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要促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趟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接续奋斗中,绵阳以“争当全国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为目标,奋力开创新时代绵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A 绘就新蓝图

○ 启动实施“一个目标、五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绵阳初步形成。

时间的意义,是被赋予的。

2018年11月15日,这注定将成为绵阳在推进军民融合中,又一个极具意义的关键性时间节点。

这天,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在绵阳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办政策法规局政策处处长何国胤在到会指导时表示,这充分展现了绵阳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坚定决心,以及全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定力。

光阴荏苒,不负韶华。从上世纪50年代国防军工资源在绵阳的集中布局,到进入新世纪国家批准建立中国绵阳科技城,再到2015年被纳入以推进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绵阳,不仅亲历了我国探索军民融合的全过程,而且初步走出了一条服务国防建设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军地军民融合共享发展之路。

这当中,自200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以来,绵阳先后承担实施了1000余项国防科研重点项目,深度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等专项,形成了众多国际国内领先的国防科研成果。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而且也进一步夯实了绵阳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自2015年8月,肩负以军民融合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来,在先行先试中先后探索出10余条军民融合创新“绵阳经验”,其中有两项成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示范。

当前,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纵深推进,肩负着为我国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做出示范的绵阳,何以在新起点上开启军民融合发展新征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绵阳军民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及其国务院批复的绵阳科技城“十三五”发展规划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日前绵阳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绘就了未来三年绵阳军民融合发展的“路线图”与“任务书”。

“一个目标、五大行动”,成为绵阳这一行动方案的核心。一个目标,就是“争当全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五大行动,即为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行动、军地一体化建设行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行动、军民融合产业培育行动、军民融合生态优化行动”,从而实现绵阳军民融合由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发力。

绵阳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取得明显成效。

B 聚力新主攻

○ 围绕构建“1+13”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12月8日2时23分,伴随着巨大的火箭轰鸣声,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 负责监测火箭姿态的测量雷达由绵阳长虹公司配套提供。据悉,该测量雷达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能够为我国的火箭发射任务提供全天候发射的技术保障。

一甲子峥嵘岁月,六十载气贯长虹。在60载的中流击水中,这个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就为新中国锻造出国内唯一机载火控雷达研制基地的老牌军工企业,通过多年军民融合的探索实践,现已发展壮大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75.78亿元,成为四川省第一大工业企业。

坚持应用为先,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导向,把军民融合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军民融合产业上,目前,绵阳在探索中初步形成“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这四种具有绵阳特色的军民融合企业培育模式。得益于军转民,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育出的利尔化学,现成为国内最大高效安全农药生产商,销量全球第二;受惠于民参军,位于绵阳六合锻造公司的特殊钢在我国的首艘航母与航空航天等国之重器上得到应用,企业在军品方面的销售收入实现成倍增长。全市北斗导航、空管、航空与燃机、智能装备制造等军工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其中北斗导航板块年增长达300%以上。

“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在日前启动实施的军民融合“五大行动”中,绵阳明确提出把“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培育行动”,作为“五大行动”重中之重。并提出将下狠功“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企业群体”和“打造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具体举措包括将围绕构建“1+13”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依托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军民融合龙头企业,重点打造核技术应用、北斗导航、信息安全、空管系统、新一代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布局的核心区等。绵阳计划到2020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由去年的321户,发展到500户以上;军民融合产值由去年的1530亿元,发展到22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真正把绵阳的国防科技比较优势和军民融合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为绵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筑牢产业支撑。”就此,绵阳的决策者们如是认为。

C 构建新机制

○ 健全与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清单制+责任制”的形式,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工作细化、责任量化与效果实化”,争当全国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

2360万元!

12月12日,在绵阳人才工作大会上,绵阳九洲集团北斗时空智能信息技术研究团队等24个军民融合及创新创业团队喜获2360万元的专项资助,单个最高金额达到200万元。

——据介绍,这样的人才盛典在绵阳已连续举办了6年。6年来,全市累计资助721个这样的人才项目,投入资金达到2.53亿元。

就在今年7月31日,绵阳还出台了一项旨在高层次地推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的“聚变计划”,对入选团队资助金额可高达2000万元。

于探索前行中,近年来,绵阳在军民融合方面实施了一大批首创性改革:从建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军民融合两用技术成果与市场对接、技术与资本联姻,促成技术交易成果832项、金额近20亿元;到成立“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与“全国首家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再到设立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保险支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等,为我国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示范。

站在又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上,绵阳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敢于趟路子、辟新径”中,日前在全国地级市第一个出台从整体上深度谋划与系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的行动方案——“绵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据称,该方案不仅注重多维一体与顶层设计,而且注重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特别是为务实推进绵阳未来三年将要重点突破的“五大行动”,精心编制了五张任务清单,并成立五个专项小组,以“清单制+责任制”的形式,将16个方面、136项主要任务细化到牵头领导、实施单位与时间节点。同时,绵阳还在深化军民融合需求对接机制上,建立起了“一院所(高校)、一市级领导、一牵头单位、一工作专班、一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从体制与机制上汇集各方主体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澎湃之力。

“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最近,我们正将63个军转民在研项目,以及我院的6个军民融合重点领域的情况,与绵阳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在日前绵阳军民融合发展推进会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领导如是介绍。而与之毗邻的绵阳市游仙区,则在背靠大树中将军民融合兴区作为全区首要战略,提出到2020年军民融合产值突破300亿元的目标。绵阳科创区,作为全国唯一批准并授牌的“国家级军转民科技示范区”,表示将全力打造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绵阳高新区与绵阳经开区则分别全力朝着建设“军民融合高技术集聚区”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验区”进发。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为指引,绵阳在争当全国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探索上奋然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