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充不断更新着追梦的目标——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南充城市夜景。
今年以来,南充市环保局开展了一系列污染防治工作,如今的南充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空气清新。
工业强市,夯实发展基础,南充正托举大城崛起之梦。
嘉陵江畔,文明古城。南充,一个因水而生的城市,一个因梦而兴的城市,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更新着追梦的目标: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8月30日至31日,2018第九届C21论坛将在南充举行。届时,来自国内的高端智库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嘉宾将齐聚南充,围绕“一干多支、四川新格局”“协同联动、争创四川经济副中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演讲和讨论。
究竟是怎样的因缘机遇让C21论坛第二次走进南充?南充主办此次高端论坛的底气从何而来?未来,南充将以怎样的面貌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松山文/图
强产业支撑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目标已定,蓝图绘就,但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竞争者众多,南充凭什么胜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南充市委主要领导一语道出其中要义。
经济画卷徐徐展开,壮丽图景跃入眼帘。“155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南充城乡处处发展热潮涌动,条条战线捷报频传。抓产业发展,强产业支撑,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取得了累累硕果。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车间里,平均4分钟一辆新车总装下线;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线,平均每秒钟100瓶啤酒完成灌装,源源不断地销往省内其他地区及重庆、陕西、西藏等地。
工业强市,夯实发展基础,托举大城崛起之梦。2017年南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8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利税总额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利润总额1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推动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项目之于南充,犹如甘泉之于禾苗。
2017年,南充共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2个,完成投资1164.3亿元。2018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7.69亿元,列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6.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营达高速公路圆满完成计划投资任务和形象进度;都京港嘉陵江大桥进入收尾阶段;定升公路、顺蓬营公路、市博物馆、营山嘉陵江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做强产业支撑、项目支撑。产业从何而来?项目从何而来?招大引强就是路子。
2018年年初,南充市委、市政府围绕实施“155发展战略”,谋定全年实施300个重点项目、100个重点推进项目、40个加快前期工作重点项目。
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于南充来说,要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投资这驾“马车”需挑重担。
运输弃土、混凝土的工程车在工地穿梭往来。走进嘉陵区工业集中区银翔集团比速汽车南充制造基地项目现场,处处都是紧张繁忙的施工场面,工人们正在加快进行桩基施工。“自4月26日开工以来,桩基施工已完成三分之二。”现场一名施工负责人说,待桩基施工结束后,就将进行基础及厂房建设、设备安装。为了加快工期,实现项目尽快投产,目前正在1号地块上建设厂房,主要包括总装、涂装、焊装及冲压四大车间,下一步,待5号地块场平完成后,将立即进行研发大楼、职工周转房建设。
这是南充抓项目的一个缩影。为抓好项目,南充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项目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全市项目工作调度会议,专题听取各地项目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项目工作。市级重点推进项目明确到市级领导,具体负责项目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将项目挂图作战落实到项目现场,公示项目的开工、竣工时间,以及每月形象进度、每月投资额度、完成情况等,实时动态接受检查和社会各界监督。
挂图作战,项目推进紧中求实。南充出台一系列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形成重点项目推进制度体系。大力倡导“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工作理念,打造“审批项目少、程序简、办理快、服务优”的政务服务环境。在项目建设审批法定时限932天的基础上,承诺办结时限190天,提速达79.6%。
畅交通提速 形成“公铁水航”综合运输体系
“上午10时还在重庆,中午12时就已经在家吃饭了。”8月25日上午,在重庆工作的南充人李国钊结束一周的工作,当天上午10时许乘坐动车返回南充的家。中午12时,他便坐在了餐桌前,吃上了妻子精心准备的午餐。
李国忠是一名退休职工。据他介绍,30多年前,南充还没有通火车和高速公路,当时他出差到重庆,要乘客车走国道212线。早上7时从南充出发,最快都要中午1时左右才能到达重庆菜园坝汽车站,全程要7个小时左右。遇上恶劣天气、路况不好等情况,旅途时间还会更长。
道路的通达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更促进了城市的融合发展。目前,每天经停南充火车站的客运列车有89趟,坐火车从南充火车站出发,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东莞等城市,日均发送旅客量达1.3万人次;经停火车北站的列车达32趟,可直达乌鲁木齐、昆明、兰州、重庆等城市,日均客流量5000人次。南充还是西部地区唯一开通始发北京高铁的城市。此外,南充9个县(市、区)中,已有6个县(市、区)开行列车。
省政府举行的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发布会上还透露:2019年将开建时速可达350公里的成南达高铁。建成通车后,南充至成都仅需 40分钟左右,到北京仅需七八个小时,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南充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便老百姓出行。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汉巴南铁路前期工作。汉巴南铁路全长约290公里,其中在南充市境内约105公里。今年将完成汉巴南铁路南充段可研和初设,2019年力争正式开工建设。
公路方面,近年来,南充市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的步伐。截至目前,过境高速公路已达10条、总里程近600公里,是全省除成都以外高速公路条数最多和通车里程最长的市(州),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和市县1小时交通圈。
在公路快马加鞭建设的同时,南充航线新增不断。2018年3月25日,南航空客A321驻站,实现了高坪机场驻站飞机的“零突破”。首架驻场飞机实现首航,这标志着南航首架驻场飞机正式常态化进驻高坪机场。这对本地旅客出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高坪机场的航线也在进一步扩展。在首架驻站飞机首行结束的第二天,2018年3月27日上午11时,一架从厦门飞来的厦门航空公司波音B737型客机平稳降落在高坪机场,这标志着厦门-长沙-南充航线正式开通。
截至8月底,高坪机场旅客航线增至16条,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今年将实现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的目标。未来,高坪机场将按照国家开放口岸标准进行改(扩)建。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通南充至郑州、南京、丽江等国内航班,并加密现有航班,初步构建起连接东西、沟通南北、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航线网络,并逐步覆盖重要省会城市、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奋力打造川东北地区重要的航空门户。
目前,南充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高等级航道为重要通道、枢纽站点和港口码头为依托的“公铁水航”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家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
重环保控污 打造响亮绿色“名片”
“仰望着蓝天,呼吸着新鲜空气,真安逸!”8月20日,在南充市南门坝生态公园晨练的市民刘丽萍开心地说,如今的南充天蓝、水清、地绿、空气清新,她越来越爱这座城市。
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南充围绕践行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幸福美丽南充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绿色产业加快发展,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
生态文明正成为南充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让这座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愈加魅力四射。
近年来,南充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美丽南充”建设工程为抓手,笃定目标任务,压实压紧责任,综合施策,持续给力,奋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抢抓春季植树造林好时机,加大绿化造林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绿色山川、绿色产业、绿色城镇‘三大行动’,着力营造‘植绿造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绿色家园、建设美丽南充,让绿色成为南充最靓丽的底色、最独特的优势、最响亮的名片。”据南充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28.1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2.3%,其中人工造林15.8万亩,封山育林5.8万亩,中幼林抚育5.6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0.9万亩。
在顺庆区,绿地城创业创新加速园中,LED照明、环保电器、3D打印、无人机开发、电子商务等数家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嘉陵区,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拥有省内唯一一家全纯生化的啤酒生产工厂,比一般工厂节能至少30%以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如火如荼;在阆中,首批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的生活观念……
目前,南充市正着手进行“1+4”绿化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比较协调的城乡绿化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000万立方米左右,荒山荒地(林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加大城市周边公路、铁路、溪河、库塘的绿化力度,坚持“乔灌草”结合、“绿化彩化”结合、针阔混交、落叶与常绿树种相伴的发展模式,创建城市周边绿色防护林网,确保生态建设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为呵护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南充目标清晰、定位长远、措施扎实。2017年以来,南充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立了南充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出台了《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通过强有力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果。
今年以来,南充市环保局开展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南充市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2018年实施计划》《“三大战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要点》《南充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等重要文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对全市主城区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摸清周边土壤质量状况。
行进在南充城乡,一幅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的生态文明画卷炫彩夺目……
促脱贫奔康 带领贫困群众搭上“网络快车”
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与此同时,南充又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有国贫县4个、省贫县3个。
南充市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绝不让贫困成为南充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目前,南充仅阆中市、营山县尚未“摘帽”。南充坚定以中央、省要求为指引,快马加鞭不停歇,重整行装再出发,向贫困发起总攻。
南充全市党员干部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迅速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人人以攻坚为己任,个个以克难为指向,一切以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为目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吃住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决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34名市级领导、142个市直部门、404名县级干部、996个帮扶单位、1290个驻村工作组、1290名“第一书记”、1375名驻村农技员,全市3万多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分块包片、驻村帮扶,集中时间、集中心思、集中力量决战脱贫攻坚,决战态势全面形成、决战场面迅速铺开。
为准确掌握脱贫攻坚最真实成效和第一手资料,南充全面推行“日暗访日通报”督查工作机制。遴选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组建12个暗访组,坚持每天进村入户暗访、全程录像录音、原汁原味通报、全面跟踪整改。
产业扶贫,标本兼治。南充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长期、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成为南充脱贫攻坚的最大亮点。
昔日荒山坡、今日果飘香,村道汇成网、民居换新颜。走进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情地向客人介绍着身边的巨变。
打鼓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空心化严重。“向贫困宣战,一定要甩掉穷帽子!”在县、镇两级的帮助下,打鼓山村“两委”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共吸纳全镇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近万人入园发展柑橘产业。
如今,登上高处放眼望去,满眼是郁郁葱葱的柑橘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川北民居掩映其中,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通村达户,整个场景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据统计,产业园内的创业园每年每亩纯收入达到9000元,就业园里贫困户年人均务工收入6000元。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是最根本和有效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南充共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023个,带动贫困户7.2万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在大力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的基础上,全市立足丘陵山区实际,高标准推进“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和“中国木本油料之乡”建设,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被纳入“产业链”。
产业园区建起了,产品生产出来了,还要把产品卖出去才能变成真正收益。为解决贫困地区网货难下乡、农货难进城的问题,全市各地坚持电商平台、服务驿站、特色品牌“三向发力”,打通城乡市场双向通道。与阿里、京东、当当等知名电商牵手,设立当当全国农村电商总部,建成“绿谷西充”“德乡仪陇”“淘南部”等77家本土电商平台,带动25.6万贫困群众搭上“网络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