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青神:“链条式”推动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
08/22
10:19

作为“全国机械产业集群百强县”的眉山市青神县,共有机械企业100多户,2017年产值约4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40%,税收贡献率达45%。然而,该县有50多户散乱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和城市规划区的小微机械配套企业,在环保督察和“散乱污”企业治理中,均被关停整顿。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青神机械何去何从?

“拎包入驻”孵化园

完整产业链助企业提质增效

8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青神县工业开发区的力兴产业孵化园,只见这里的厂房整齐划一,孵化园内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厂房内部,所有地面都经过严格的环保地平,企业可以“拎包入驻”。

“入驻园区后,我们真正的做大做强了。”青神县吉盛机械负责人高宗吉介绍,目前的吉盛机械由青神本地的5家小微机械企业组建而成。在入驻孵化园前,5家企业各自为政,生产场地和环保设施等都很简陋,在环保督察中纷纷被关停整顿。

“如果新建厂房,选址、拿地、建设,还要通过各项批复,时间长不说,巨大的资金量也使我们压力山大。”高宗吉坦言,原厂被关停后,想要重起炉灶又缺乏资金,就此偃旗息鼓,然而几十号工人还需要就业养家糊口。

正在他们焦头烂额之时,孵化园项目的投入运行为他们开了一扇明窗。“园区按照环保要求统一建设厂房,而且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一应俱全,入驻完成相关环评批复,即可上马生产,生产周期极大缩短,同时,也为我们极大地节省了成本投入。”高宗吉介绍,公司入驻园区占用厂房面积1000余平方米,产品出口到德国等欧洲国家,按照订单计划,今年年产值将比往年翻番。

同在力兴孵化园的兴顺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了设备安装,正在进行投产前的调试。该公司负责人李焕军忙碌中掩饰不住喜悦。李焕军说,公司主要生产军工配件,以往在成都,由于没有产业链配套,热处理工艺需要将产品运到绵阳进行,然后再运回来,每年光这一项的运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现在,园区引进了磷化、发黑、淬火等热处理工艺的企业,机械加工产业链逐渐完善,他的企业离热处理企业只有数百米的距离,大大节省了成本,为此,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了4倍。

面对环保督察和“散乱污”企业治理,青神县50多户小型机械配套企业关停整顿。为做好小散乱污企业的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弥补青神县机械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短板,青神县上马青神(力兴)高端机械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于2017年8月签约,占地500亩,总投资10亿元。项目一期一标段1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和配套房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已完成。

据介绍,项目集中建设办公、电力、燃气、供排水等公用设施,做优危废代存代管统一转运等配套服务,为每户企业节省一次性投入30多万元。同时,该县还竭力完善金融、生活配套,让企业能够“拎包入驻”。

坚持创新引领

平台优势促产业转型升级

短短一年时间,即完成了从签约到立项再到建成投产,项目的顺利高效推进离不开创新二字。

先行先试,建立项目建设容缺机制,联合审批,有效缩短审批时间。同时,项目还创新工业用地分割办证机制。入园企业在达到投入、产出考核条件后,允许其通过联合竞买、按份共有等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证,首创全省工业用地分割办证。

此外,项目建立企业代管机制。探索“企业集中+管理集中+发展集中+配套集中”的模式,由力兴公司对入驻孵化园的企业实行日常集中服务管理,职能部门实行行业监管。

机制创新的同时,服务创新和政策保障也为项目发展有力护航。据介绍,该县实行“一对一”联系服务和企业服务日制度,对入园企业进行一对一全程帮扶。

孵化园项目的顺利推进使其优势尽显。首先,孵化园满足了本地企业发展需要,青神本地20多户机加配套企业搬迁入园,解决了小企业入园难、发展难问题,实现了抱团发展和优势互补。

同时,承接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从成都等地引进新展机械、振中轴承、虹木数控刀具等机械关联企业26户,协议总投资3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税收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00个。

实现了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孵化园采用标准定制和个性定制相结合模式,企业生产用房面积节省30%以上,节约土地45%以上。企业实行物业、后勤伙食团等保障统一管理,为企业年节约成本约20万元。

实现了招商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轻资产、轻投入、快建成、快投产已成为项目招商的趋势,入驻孵化园的项目仅需取得项目环评审批后就可开展生产线的建设,减少了水保、消防、气象、厂房设计、图审等审批程序,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需要4个月,节省8个月建设时间。

宋美志 李勇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