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双流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2018
08/01
08:16


启航。张翔宇摄


中国电子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流水线。(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奋力打造航空经济之都、生物产业之城、电子信息之谷——

□罗子欧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四川区域发展历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和关键作用,为成都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指明了方向。

作为四川天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重要板块、成都中心城区组成部分以及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所在地,双流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成为“一干”连“多支”的重要节点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重要支撑。

在刚刚召开的双流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双流提出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奋力把双流打造成为航空经济之都、生物产业之城、电子信息之谷,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形成全面开放新优势、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推进三大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

双流经开区,中国首条以金属氧化物为核心技术、面向8K以上超高分辨率电视市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中电熊猫8.6代液晶面板制造生产线正同时向数量与质量发起冲锋,推动企业“三个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支持成都打造全国一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市委紧扣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等重大部署,要求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双流区和新津县共同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谋划推动新发展,双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省市全局中去考量,突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竞争力强、特色非常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出打造航空经济之都、生物产业之城、电子信息之谷,促进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

——大力发展航空经济。航空经济是空港双流最鲜明的产业特征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双流区将要着眼“丰富业态、多向拓展”,聚焦枢纽型航空服务、临空型国际贸易、空港型国际商务三大领域,突出打造空港商圈、增强高端商务功能,重点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跨境贸易、航空金融、航空总部六大航空经济集群,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航空经济之都。

——培育壮大生物产业。生物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双流区有着长期向好的发展基础,将着眼“内扶外引、做大体量”,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围绕打造生物医药供应链节点城市,聚焦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健康新经济四大领域,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药制剂、现代中(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健康+精准医学、专业外包服务六大业态,加快打造门类齐全、集聚度高的生物产业之城。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双流区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将着眼“提升层级、补链强链”,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信息安全三大领域,加快打造链条完整、效益突出的电子信息之谷。

建设高质量发展公园城市

空港中央公园东翼建成区内,三支渠碧波荡漾,沿渠两岸绿荫环绕、鸟语花香,仅用了3个月就展露出了“巴山蜀水”为特色的这幅山水画卷的神秘面纱。

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围绕人、城、境、业四个要素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双流区深刻领会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大意义,全力打好城建攻坚战,推动城市空间更优化、生态更优美、功能更完备,更具历史厚度与生命活力。

双流区将着力构建“一港三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大力塑造“绿满双流、花重广都”的城市绿韵,加快形成“配套完善、内顺外畅”的城市功能,传承彰显“人文厚重、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

——构建“一港三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一港,即双流国际航空港。三心,即杨柳湖、怡心湖、永安湖三大城市中心,其中把杨柳湖城市中心打造为双流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全域双流城市主中心。四组团,“空港商务组团”“智慧新城组团”“高端智造组团”“健康文旅组团”。

——塑造“绿满双流、花重广都”的城市绿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绘就“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城市生态画卷。加快打造“城市绿心”,构筑“滨水绿带”,统筹推进“生态绿环”,精心编织“空港绿道”,形成山水相融、蓝绿相间的空港公园城市生态绿网。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建设一批涵盖湿地湖泊、绿地公园、节点景观等多种形态的重大生态项目,推动城市功能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大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三治一增”,努力让双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加快形成“配套完善、内顺外畅”的城市功能。以衔接环港路、五环路、机场第二高速为重点,科学谋划连接武侯区、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区域快速路网建设,致力打通组团内、组团间的骨干道路和区间路网,构建无缝贯通机场、中心城区快速互连的“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以“一环七射七横”快速路网为核心承载的对外交通新态势。

——传承彰显“人文厚重、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双流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挖掘用好古蜀农耕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槐轩文化等灿烂厚重的文化基底,打造一批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化品牌。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打造一批主题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体现城市精神、双流元素的市民中心、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地标,让每一个到双流的人记住双流、点赞双流、宣传双流。实施“文化+”行动,打造空港文创赛事名城。

形成双引擎开放新格局

每天,数以万计的乘客,从空港双流起航,飞向五湖四海。

近年来,成都国际航线数量增长迅猛,全面形成覆盖欧美澳亚非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今年已开通到圣彼得堡、法兰克福、苏黎世、伦敦、万象的国际航线,下一步将开通到以色列特拉维夫、丹麦哥本哈根等客运及美国芝加哥的货运航线,年底前国际(地区)航线突破110条。

省委提出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坐拥空港第四城的双流,同时也是四川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当仁不让,努力做强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持续提升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构建形成以空港枢纽和自贸区为双引擎的开放新格局。

双流区将把增强枢纽机场通道功能作为扩大开放的首要任务,紧扣省市确定的“突出南向、提升东向”开放战略重点,南向着力构建空海联运通道,融入与广西北部湾和港澳等地的跨区域交通走廊建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川泰战略通道;东向强化与天府国际机场航空经济走廊建设,建立与青白江铁路港“两港一体”对接机制,依托泸州、宜宾水港接入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东部沿海城市交流合作。支持开通更多国际(地区)客货运直飞航线,构建以双流机场为中心的国际航空大通道。

针对“有空港无效应、有流量无消费、有商场无商圈”的现状,双流按照“最面向国际、对外交往最便捷、最能体现差异性独特性时尚性”的原则,深度研判5000万过境客流,特别是国际航线旅客和商务人士消费需求,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渐次推进商圈建设,大力营造海外消费、一线消费和新一线消费等多维消费场景,推动商业商务、总部金融、文化旅游、展示展销等多功能复合,打造在中西部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空港消费中心。

充分利用自贸开放平台,进一步扩大口岸服务辐射半径,增强对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吸聚能力,着力形成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的多类型、多层级对外开放“大平台体系”。加快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数字贸易共享中心和智慧空港服务中心建设,积极申报设立进口生物制品口岸。

目标已明确,扬帆正当时。双流将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动回应群众新期盼、提升获得感,增进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强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为成都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