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绵阳:以临港经济区打造城南新的增长极
2018
06/27
10:24

立足“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重点布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两新’产业和科技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配套产业”,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西南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任毅)立足“经济发展先行区、科技创新产业区、宜居宜业宜商聚集区、城市发展新增长极”为目标,在昨日举行的绵阳市委常委会上,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绵阳)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

据悉,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和“产业新区、经济新城、产城融合、景城融合、园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立足发展区内现有发展格局,中国(绵阳)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选址于绵阳市南部、位于绵阳市涪城辖区,首期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依托火车货港和机场空港,以及二环路、绕城高速、绵中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在高点起步中打造绵阳科技城城市南部新的产业集聚区与经济增长极。

在产业布局上,根据《中国(绵阳)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制造和人工智能产业。包括,将依托园区内惠科投资240亿元的第八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龙华薄膜投资40亿元的偏光片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发挥其集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信息技术装备、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数字视听为代表的“两新”产业(即,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辖区内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和投资453亿元的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富临精工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移动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西南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并在医疗健康器械制造产业方面,以绵阳将生物医药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为契机,大力开展医疗健康器械的研发和制造。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以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为契机,充分发挥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现有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另据了解,绵阳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周期为5年。该园区的建立,将有效拓展涪城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项目开发模式,绵阳临港经济发展区计划到2023年,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的企业50家(其中:引进投资过10亿元企业10家),五年间累计引进境内外资金总额50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园区建成后,力争年新增工业产值达500亿元,其规模工业产值占涪城全区规模工业产值9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