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资源优势丰富的天然气产业、蓄势待发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临港配套产业……围绕“2+2”主导产业,曾经偏居西南一隅的遂宁市安居区做强龙头企业、壮大集群规模、提高经济质量,通过绿色发展、转型跨越,推动“区域经济新引擎”全面提速,实现了从农业弱区到工业强区的美丽蝶变。去年,安居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全年保持全市第一。
无中生有
12年磨一剑打造工业集中区
2006年3月,安居正式组建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建成面积已达6平方公里,入驻各类企业70余家。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首批“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园区、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产业基地……一年一个台阶,安居区工业集中区从无到有,2017年成功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正式通过国家部委审查。这一年,全区共完成工业投资62.4亿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8.9亿元,增长31.2%,完成规上工业税收3.5亿元,同比增长165.2%。
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奋力打造西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建设川东北重要的天然气产业基地……近年来,安居工业集中区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初步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空间开发格局。
平台建设,服务更是一大抓手。一直以来,安居工业集中区都以“打造一流发展服务软环境”为目标,在政策、行政、信用、人文方面无偿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同时,安居区还积极推行园区用电大户实行直购电模式,用好用活“园保贷”政策,探索土地弹性出让制度,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截至目前,入驻园区的工业企业A股上市公司达到8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获省政府专利奖1项,发明创造专利技术增长率达到156%。2017年,安居区被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今年,安居工业集中区将继续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开工、投产、扩能“三个一批”,积极推进园区企业服务中心、1500亩场平工程、物流大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天翔环境等6个项目开工,广发辐照等12个项目投产,云内二期等12个项目实施技改扩能,全年力争新增规上企业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8亿元以上,聚力打造“百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由小到大
集群效应筑起主导产业发展龙头
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的柏油路,轰鸣的机械声,忙碌的生产场景……建区15年,如今的安居区悄然建起了一座“汽车城”。
今年3月17日,在安居经历4年成长的四川江淮汽车迎来第50000辆整车下线,吸引了业界关注的目光。从2013年12月正式落户安居区,到如今的第50000辆整车下线,四川江淮项目用诚意和实力不断刷新“安居速度”。
随着江淮汽车“蜂王式”聚集效应的不断发酵,安居区“剑指”现代装备制造业,工业集中区成功引进20余家汽车配套企业落户,安居区逐步成长为四川乃至西部较有影响力的汽摩产业制造基地。
作为四川江淮在安居最大的配套企业,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投产了一条柔性汽车纵梁自动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表示,该条生产线的投产将实现重卡配套的批量生产。
遂宁东乘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除了配套江淮汽车,公司以陕汽、解放、东风、福田等主机厂为平台,实现多方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些原本“个头”并不大的企业,经过在安居工业集中区的几年发展,都已经壮大成为所在行业的“新贵”,并在互联网+、工业4.0时代逆势扬帆,搏得先机。
由弱到强
转型升级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故步自封无法促进做大做强。安居区坚持“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信念,深入总结江淮经验,瞄准行业龙头企业,招大商,不断丰富安居工业内涵,也顺利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2016年4月30日,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3批)》公告,批准东乘车辆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遂宁市由此诞生一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经过了5年阵痛和革新,东乘车辆这才成功将低速载货汽车改造升级为专用车。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高学历、高智商、高效能的人才集聚地,通过公司内部研发部进行自主技术研发,获得发明专项1项,实用新型、外观专利21项,其中已授权专利达到10项。
建区10余年来,安居工业发展先后经历了集中发展模式、产业分类布局发展模式、“2+2”产业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集中发展到集聚发展和集约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
下一步,安居工业集中区还将以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产业水平,继续以“2+2”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腾飞。
赵萍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