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园到产业城,再到全要素的产业综合体——
本报记者 邹俊川 尹勇
在绵阳市安州区,一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正在聚集。野马汽车、中国重汽、华晨汽车等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安州区工业园布局,十里汽车产业城雏形初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州区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谋思路“一盘棋”规划
“当地迅速崛起的汽车产业链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决心落户。”谈起把生产基地放在安州区的缘由时,深圳市华益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强介绍,2016年底,安州区提供“一条龙”服务,企业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4个月。
速度的背后,是绵阳市和安州区正在下的一盘汽车产业发展大棋。
绵阳已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5户,形成涵盖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体系,汽车产业成为绵阳继电子信息后第二大支柱产业。但由于规划滞后,绵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先于整车制造产业发展,汽车产业布局分散,竞争形势严峻。
“如果不从产业的差异化上发力,整合全市汽车产业链资源,绵阳就有可能在与周边省市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安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蔡晓玲表示。为此,绵阳响亮提出,实现全市汽车产业“一盘棋”发展,打造四川汽车第二城。2015年12月,绵阳在安州区设立四川绵阳汽车产业园,整合安州区、高新区、经开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并与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绵阳高新区、经开区主要做存量,安州区主要做增量。
安州区如何做“增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为牵引,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安州区委副书记胡斌介绍,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高起点进行产业规划;聘请国内汽车产业界专家,为安州区汽车产业发展“把脉”……立足安州,放眼全国,年轻的安州区先当“学生”,广泛向外借智,最终确定“新、乘、智、专”的产业发展方向。
抓落实 完善产业链
绵阳华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9年落户安州区时,绵阳秦川恒远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跟进做零部件配套。“当时产值只有几千万元。”秦川恒远公司董事长王艳霞说,随着华晨汽车南方基地量产和野马绵阳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投产,秦川恒远公司快速发展,目前年产值近5亿元。
去年6月,总投资30亿元的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整车项目落户安州区。按照“北有沈阳、南有绵阳”的“双核”战略布局,华晨集团将位于绵阳高新区的普明工厂整体搬迁至安州区,新建15万辆整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厂房及汽车研发中心、物流等辅助设施。同时改造扩能华祥机械现有生产线,形成年产1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50亿元。
这个消息让王艳霞兴奋不已。秦川恒远计划把一旁的闲置厂房利用起来扩大生产线,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改扩能。
随着华晨汽车南方基地25万辆整车项目落户安州区,安州区正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的热土。现在,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找到绵阳华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东,希望为该项目做配套。
安州区也主动出击,派出的4个汽车产业招商小组,已接触2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来安州区参观考察的近100家,其中部分企业已签约入驻。
瞄方向 掘金新能源汽车
去年8月,纯电动皮卡——大力神EV在华晨汽车南方基地下线。该款车型由绵阳华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中国高科旗下翰路汽车合作研发。根据合作规划,绵阳华瑞、翰路汽车将再投资3亿元建成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平台。
在华晨汽车普明工厂整体搬迁安州区后,新能源汽车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正在研发三款新能源汽车,计划5年内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能5万辆。”魏东说。
掘金新能源汽车的不只华晨。去年11月27日,东旭光电与安州区签订《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在安州区建设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和3万辆新能源物流专用车生产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将带动当地就业超过5000人。
安州区充分发挥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以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为产业主攻方向。目前,在安州区及周边,已经成长起天津力神、长虹电源、中科西控、英志新能源、天明科技等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
位于安州区工业园的四川英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大功率锂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成立中物英志新能源研究中心,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目前,产品生产及实际应用均已成熟,进入大规模生产。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安州校区计划增设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为安州区汽车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从产业园到产业城,再到全要素的产业综合体,安州汽车产业前景可期。”安州区委主要领导对安州汽车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