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省加快优质米产业发展 形成“两主体四中心”经营模式
2017
12/29
10:28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8日讯(记者 戴璐岭)今日下午,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召开的第五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结果发布暨优质大米品牌展示会获悉,近年来我省优质稻生产与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优质稻品种突破,稻米品种更新加快。

据了解,川优6203、宜香2115、德优4727等一批优质、高产和抗病相结合的新品种的选育,有效地缓解了我省中高档优质稻缺乏的矛盾,兼顾了杂交稻高产与优质、高抗与广适的问题。2017年,我省选育国标3级以上优质水稻新品种14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1级优质稻品种2个。截至目前,我省育成的国标1级优质水稻品种已经达到3个;。

优质稻面积扩大,稻米品质明显改善。2017年全省推广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面积达到184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1.4%,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72.4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5.8%。标志着我省水稻生产优质化率进一步提升和稻米品质的总体改善。

产业化开发加快,品牌打造亮点纷呈。各地积极示范推广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企业抓订单”,大力推行“公司+基地(体系)+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开发了金满仓、福瑞喜、蜀中香米、彝家香米等“川米”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广元市昭化区的“女皇贡米”荣获“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展暨广州进口食品展览会金奖”,“宣汉桃花米”荣获“2016 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还远销深圳、广州、北京等地。

经营方式加速转变,发展模式日趋丰富。据了解,农业厅积极培育粮食生产主体,推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形成了“两主体四中心”经营模式,依托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规模流转土地,配套建设育秧、农机、烘干、加工“四中心”,打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为优质稻生产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纳入种粮大户补贴的各类水稻种植大户达到10281户,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9%以上,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500万亩,生产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水稻+”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升稻米品质和稻田综合效益,为优质水稻开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此外,此次会议还发布了四川省第五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结果,宜香4245等3个品种获“稻香杯”优质米特等奖;深两优5814等7个品种获“稻香杯”优质米一等奖;川优6203等13个品种获“稻香杯”优质米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