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以高端成长型产业为抓手 加快推进宜宾产业转型升级
2017
12/11
09:44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 杜紫平

去年以来,宜宾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提升白酒、化工、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三大产业落地发展,为全市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宜宾亟需通过对全市高端成长型产业进行深入剖析,切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措施,加快宜宾产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布局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一)从宏观政策看,有利宜宾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二五”末的8%增加到15%,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100余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将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全省重点突破、率先发展的高端成长型产业,成立省领导任组长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推进小组,并研究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推进方案,确保到2020年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100亿元,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航空与燃机及其关联产业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页岩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二)从区域竞争看,倒逼宜宾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从全国范围来看,很多发展基础较好的省市均在大力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比如,《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工业转型的三个重点发展领域,第一个就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包括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以上。《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规划》明确,要重点发展壮大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装备和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0%。从四川省范围来看,省内有17个州市均对发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高端成长型产业有规划布局,并且部分项目进展迅速。由此可见,高端成长型产业虽然正处在加快培育阶段,但区域之间的发展具有高度的重叠性,而且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

(三)从产业现状看,迫使宜宾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宜宾主要依靠白酒、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支撑了全市经济较长时期的繁荣。2008-2012年,宜宾白酒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2012年达到巅峰时期;煤炭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4%。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白酒、煤炭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13-2016年,宜宾白酒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今年回升势头较旺;煤炭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9%。2012年以前,白酒、煤炭两大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2013-2016年比重开始逐步下降,分别为48.4%、47.5%、44.3%、41.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宜宾属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并已经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是选择主动转型或者被动转型?还是被历史淘汰?机遇就在面前,就看怎么把握。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必须通过创新发展、要素聚集、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途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国内外有很多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比如美国匹兹堡、法国洛林、德国鲁尔区、日本北九州及国内江苏盐城市、广东佛山市等等。基于上述原因,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巩固提升白酒、化工、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势在快行

面对产业转型的紧迫形势,宜宾市委、市政府深入研判形势、分析市情、找准定位,按照“双轮驱动”的决策部署,坚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和快速决策、快速跟进、快速落实的工作作风,高层次、高端化、高强度推进高端成长型产业招引和服务,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赢得优势。

(一)锁定目标,凝聚产业发展共识。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两会”明确将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作为建成经济强市的核心支撑,并列为今后五年重点抓好的十大实事之一。高起点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高规格规划建设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科技创新城,为全市产业转型、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目前,已与近20所高校达成合作共识,与11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有5所高校签订了项目落地协议,特别是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的白酒学院(一期)已正式建成投用,白酒学院(二期)、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电子科大宜宾研究院、市科技研究中心等项目正抓紧推进。未来3-5年,宜宾将新建成高等院校3-5所,新增在校大学生3万-5万人。二是坚持政策先行。研究出台支持轨道交通、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页岩气等一系列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在生产经营扶持、双高人员奖励、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大力支持高端成长型产业企业入驻。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新兴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宜宾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搭建承载平台。三是坚持企业至上。按照“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的原则,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川南率先实施“二十证合一”等多证合一新型证照体系,宜宾已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州)之一。建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健全“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要素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台账管理、协调会商和通报督查等制度,切实把握项目入驻、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当好终身保姆、贴身管家。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提供厂房代建、员工招聘及培训等免费的增值服务,以及在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给予直接帮扶等,多层次、多维度为企业降低建设、生产和经营成本。

(二)精准施策,迅速掀起招商热潮。一是高位推动抓招商。制订《高端成长型产业推进工作方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高端成长型产业工作推进领导组,下设9个产业推进工作小组,20名市领导担任推进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倒逼。成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委员会,整合全市招商资源和力量,切实解决了高端成长型产业招商由部门牵头协调,导致权力分割、财力分割、力量分割、时间分割等问题。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市、区县“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外出招商20余次,举办项目推介会10余场,先后邀请华侨城、奇瑞等50多家企业和长三角、珠三角等20多家省级商会会长来宜考察,吸引了华为、中兴、朵唯、奇瑞汽车、一汽集团、新筑公司等一大批企业来宜投资或达成合作意向。二是精准对接抓招商。紧盯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精确对接企业想法和需求,着力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大引强。充分利用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等省内外招商平台,成功举办“宜宾市推进返乡创业发展座谈会”“知名企业四川行—宜宾市产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智能终端产业项目专题推介会”“西博会—宜宾市产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宜宾智能终端产业项目(深圳)专题投资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达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三是创新方式抓招商。充分利用四川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商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平台,采取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网络招商、本地企业推荐等方式,广泛建立联系交流渠道,大力引进补链、强链和扩链型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采用市场化手段,委托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浙江省四川商会、上海四川商会等商协会协助宜宾招商。尤其是加强与深圳手机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分别在宜宾和深圳举办了4次大型投资推介会,为宜宾引荐了1000多家智能终端客商,有力助推了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

(三)高效服务,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始终秉持“政府与企业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发展理念和角色定位,全方位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项目迅速对接、签约、开工、建设。尤其是项目签约以后,宜宾坚持按照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的要求,全力跟进征地拆迁、资金保障、要件报批等工作,刷新了58天实现首批智能终端项目落地,85天完成智能终端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封顶建设,90天建成朵唯智能体验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能培训基地及生产制造中心,6个月白酒学院(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一天半完成天珑智能终端产业项目相关手续办理等一个又一个的“宜宾速度”,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充分认可。智能终端方面,规划面积8800亩的智能终端产业园,仅一年时间已用地近4000亩,建成和在建厂房接近350万平米,已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378.85亿元,全国手机排名前30位的企业中有8家落地宜宾,17家企业正式投产,预计今年产值120亿元,全面投产后总产值将超过1900亿元,目前“宜宾造”第一台手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批朵唯智能手机分别于今年5月23日、6月4日、6月8日正式下线。同时,已与OPPO、小米、魅族、康佳等行业内知名品牌企业建立沟通渠道,与40多家整机与零部件配套企业紧密对接,部分项目进入实质谈判阶段。新能源汽车方面,总投资45亿元、年产量30万台的宜宾汽车产业园项目9月18日正式开工,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腾川汽车已经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即将正式投产。轨道交通方面,总投资40亿元的四川轨道交通产业项目,于去年11月30日奠基开工,今年2月9日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现已完成基地场平、地勘工作,今年底力争实现基地全线建成目标,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预计用3-5年的时间,使三大产业形成2000亿以上的销售收入,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宜宾”的规模。同时,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等产业正抓紧项目对接,力争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大产业。

三、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势在好行

通过全市上下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宜宾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总体达到了或者超过了年度预期目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是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不平衡。已落地的高端成长型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临港开发区、翠屏区,其余9个区县没有实质性突破;全市8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中,除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产业外,还有5大产业没有实质性突破。二是产业配套不够健全。由于宜宾高端成长型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产业配套设施已不能适应入驻企业的发展需要。比如,智能终端产业标准厂房容量无法满足企业增量需求,园区居住、生活、娱乐等设施建设滞后,造成部分项目进驻困难等。三是项目市场化引进模式和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产业承办部门和区县对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的研究不够、对接不够精准,导致部分产业项目落地较慢。为此,宜宾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既保持稳定、可持续的产业支持力度,推动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又坚决防止企业引不进、做不大、产业规模形不成,坚决防止半途而废、不出效益、不规范行为。具体来讲,要着力实现“五个转变”。

(一)加强战略协作,实现由重点突破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抓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三大产业已落地项目的同时,全力推进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等产业发展,力争实现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市新兴产业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和工作力量,并结合各区县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集中精力、统筹资源,市县协同推进高端成长型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工作,推进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尽快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全力打造大学城、科创城,加快引进一批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促进校企强强联合,为全市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产业配套,实现由引进企业向发展产业的转变。综合考虑好生产、研发、人才等因素,坚持高标准、全方位推动引进项目,实现全产业链引进、全产业链发展。时刻紧盯国家、省上产业发展动向,积极争取高端成长型产业项目和政策支持,注重项目投资强度和效益,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从而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持续加强智能终端产业全产业链招商,确保今年内引进智能终端企业100家以上,明年再引进100家,进一步巩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地位。加快推进宜宾汽车产业项目建设,同时加强与其他知名汽车企业集团和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考察对接,寻求项目合作,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四川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和有轨电车试验线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集核心技术研发、整车总装、零部件生产、运营维保、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积极整合恒旭集团、普什集团、三江机械等企业技术资源,加快引进国内外技术研发领先的龙头企业,打造西南最大的通航产业聚集基地。依托天原、丝丽雅等企业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资源,努力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加强与国内外节能环保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医药及器械产业,引导临床医疗机构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制药产业集群。依托长宁天然气公司、浙江油气田公司等企业,加快CNG、LNG、页岩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建设,打造页岩气上下游产业链。

(三)加强市场运作,实现由财政支持向企业经营的转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快组建总规模2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区县组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推动产业发展由财政资金直接投放、分散投放向间接投放、集中投放转变。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投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基金筹措、管理和使用的体制机制,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规范高效运行奠定基础。大力推广PPP模式,认真筛选项目、健全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

(四)加强精准服务,实现由打造环境向经营环境的转变。继续加强对国家、省上的政策争取,力争将宜宾建设成为高端成长型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对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依法依规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相应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该兑现的一定及时兑现,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完善授信授权管理,支持高端成长型产业的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企业落地、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后期运营难题。针对部分企业个性问题,坚持“一企一策”,主动对接服务,逐一协调解决,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对企业引进急需的人才,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户籍管理等方面实施鼓励政策,解决其后顾之忧。

(五)加强机制建设,实现由互利合作向联动共享的转变。完善政企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协调联动,全面提升政府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探索建立“政府+担保+银行+再担保”等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由政府、园区、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资金池,共同分担高端成长型产业企业融资代偿风险。探索突破区县行政区划界限,建立“飞地项目”利益分享机制,推动跨区县开展项目合作。积极组建市高端成长型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分析评估,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