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到2022年 四川将建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2017
08/17
08:20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四川全省将建设1000个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川为园区设定小目标:园区综合产值将达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达70%以上。同时,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和农业服务业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农产品初加工率达60%以上,市场流通、冷链储运设施完备;生产方式绿色环保,率先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到100%;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三品一标”比重高,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现全覆盖。此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以上,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园区农户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被四川赋予重要“使命”: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

四川将聚焦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品牌营销、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管理机制等10大重点工作发力。

四川将重点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带规划园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水平较高、要素集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机制完善的园区。选择1—2个特色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推广“以种定养、以养定种”模式,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加工专用品种,积极发展中高端、个性化农产品。实现水田路电管等多网配套,实施生产、采收、储藏、运输全程标准化,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园区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率先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设施,稳定发展粮油、肉食品和名优白酒产业,大力提升精致茶、泡菜、川菜复合调味品、新型果蔬饮料和道地中药材等特色行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园区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打造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培育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塑造园区品牌,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覆盖,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健康养生功能农产品,建成一批依托园区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园区配套建设综合性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园区(基地经合组织)到消费终端的直供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园区设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星创天地、专家大院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重点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要作用,支持返乡下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退转军人、城镇居民、企业家等群体到园区创业创新,就地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类主体与农户间建立订单合同、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方式。经批准成立的园区可依托同级农业部门开展工作,实行合署办公或加挂园区管理机构牌子,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流程。

四川省市县农业部门将分别牵头制定本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同时,统筹省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市县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风险基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园区建设。通过设立基金、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对公益性工程和项目采取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管运。进一步落实用地、用水、用电、人才、科技等优惠政策。同时,开发适合园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推动涉农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审慎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探索建立农业信贷、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鼓励符合条件园区农企到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培育,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等综合收入保险。

四川明确,对有加工能力无规模生产基地、有规模生产基地无加工能力、一家企业独大未形成产业集群、园区范围过大或过小、工作部署推进不力的园区,一律不纳入有关政策支持范围,不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坚决防止园区建设非农异化,禁止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