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10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同时,将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据了解,成都市此举旨在促进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等各类基金支持新经济发展,鼓励和推动各类创新平台为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蓉漂”人才提供服务,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生态圈。
针对创投机构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投资不够活跃,成都市将放宽创投机构设立限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投基金,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创投企业,扩大面向创投企业的优质项目库,加快打造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构建全国一流创业投资生态圈;设立金融科技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创业期、成长期未上市的金融科技中小企业和培育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
成都市还将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实施鼓励直接融资的扶持政策、奖补措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目前,这一尝试已收到初步效果。今年年初,由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会同成都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发行了期限五年的10亿元“双创”债。
据悉,成都市优势产业资产证券化、大型集团及拟上市企业培育、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并购基金的设立数量,在整个西部地区首屈一指,而且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也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根据规划,成都市将持续实施鼓励直接融资的扶持政策、奖补措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底,A股上市公司达100家以上,“新三板”挂牌公司达400家以上,四板挂牌企业达4000家以上。
目前,成都市正在加强对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辅导,力争到2020年底,打造千亿元市值上市公司2-3家,推动成都燃气、工投集团等优质国企首次公开募股(IPO)及打造海内外投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