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双千双百”工程,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
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一角。
几年前,这里还是沟壑相连、山高谷深的乡村。如今,这里已是大道纵横、厂房林立、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的工业园区。5月3日,本报记者走进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一睹新变。
目前,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正重点发展汽车等“一主四优”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四川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努力建成新型产业的集聚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区域合作的示范区。
一座田园工业新城现雏形
驱车园区内,记者目及之处视野清新,条条沥青油路笔直延伸,纵横相连;栋栋模块化的钢架厂房排列整齐;园区各处花红树绿……一座绿色、生态、环保、现代田园工业新城已现雏形。
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是成都市、资阳市实施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战略部署,率先打破市域界限,于2008年共同建立的工业发展区,开创了四川省区域合作、共谋发展的先河。园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鲜明的产业特色,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按照‘两化’互动要求,园区按不低于40%的用地比例规划建设学校、医院、人居、商务、总部大楼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围绕 “绿色、生态、环保、现代田园工业新城”目标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力争到2015年,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
目前,园区编制完成了100平方公里的区域概念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及水电气道路专项规划等八大规划编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4亿元,建成园区主次干道22公里、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安居工程12万平方米;发展区生产生活服务中心、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有效推进。
今年以来,园区发展态势喜人。一季度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0.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0.65亿元;新增签约引进项目2个、协议引资1.2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个,投产项目1个;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税收1000.64万元,同比增长737%。
招商引企打造产业新高地
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在传统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园区企业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应对的法宝是大力研发高端装备,迅速拓展增量市场,形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近三年来,该公司共获得5项专利,其中2项为发明专利、3项为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有了绝对的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企业获得了定价权,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保证资金回笼迅速,发展底气更足。
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发展现状是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入园企业良好发展势头的一个生动“缩影”。
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作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区、拓展区和配套基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力推进新兴工业产业发展。结合成都、资阳两地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为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的制造业、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电子电器、农副产品加工等“一主四优”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四川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对此,园区着眼跨越发展,采取招商促建,实现园区与企业发展双赢局面。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中外客商纷至沓来。一汽大众、沃尔沃、安博、阿克苏诺贝尔等世界五百强,上海千缘、中物科技、中冠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投资;青岛华涛、一汽四环恒兴、重庆拓普、四川诚德等全国各地50余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签约入驻园区。园区已按省级工业开发区实施规划管理,并已纳入四川省区域合作工业园区示范区和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范畴。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累计引进项目72个,协议引资133.5亿元,其中正式协议42个,协议引资42.8亿元,开工项目11个,投产23个。一座现代田园工业新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