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本报记者 郝飞 摄 (资料图片)
既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研发,又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本报记者 邹俊川
6月13日,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办公区和展示大厅的装修进入收尾阶段。共享平台运营方负责人陈俊港督促着工程进度,“找上门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多,有了办公区和展示大厅,对接起来将更容易。”
以前,受制于体制、机制的束缚,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的大型科学仪器存在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今年1月12日,共享平台揭牌,探索军民融合仪器共享模式。
“平台揭牌后,我们广泛与国防科研院所对接,梳理和挖掘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蒲良驹介绍,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企业、检测专家、仪器服务机构等军民融合资源“网”起来。目前,平台已聚集了15个大类、1300余台套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大型仪器设备,180余名仪器服务专家,能为社会提供近万个指标的检测服务。
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共享服务已经展开。在共享平台展示大厅,陈俊港指着墙上展示的风洞实验设备项目告诉记者,这些设备由总装29基地共享,相关单位在进行C919大飞机和中国中车公司高速列车研发时,都曾来绵阳“吹过风”。
共享平台不仅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研发,更侧重为“势单力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绵阳赛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开发、产品推广的高科技公司。前段时间,公司总经理刘昆明为直驱电机与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伤透了脑筋。
在一次推介会上,刘昆明联系到了共享平台,平台通过查找已建成的服务资源库,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磁兼容实验室找到了测试设备。“这让我们在产品研发上大大提速,还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钱。”刘昆明激动地说,如果要建这样一个电子兼容实验室,至少要投入几百万元,占用企业有限的产品研发和运营资金,增加企业创新的难度。
事实上,共享平台的定位不仅在共享,而是要搭建一个围绕仪器服务的“一站式”平台,提供仪器数据、仪器金融、检验检测和研发外包等一揽子服务。陈俊港介绍,“按照规划,未来共享平台将成为一个大型科学仪器的‘淘宝网’。”
四川希望进一步扩大共享平台的覆盖面。在近期公布的10条在全省复制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中,“地方与科研院所大型国防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开放共享模式”被放在第一位。下一步,四川还致力于将共享平台打造成国家级军民融合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到2020年,共享平台将整合仪器资源1万台以上,年服务科技企业1万家,基本建立全链条的仪器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团队。